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成为四中大家庭中的一员已经三年了,感谢三年来大家对我一直的支持和帮助。这一年的工作和前两年是有所不同的。之前刚走上校长的管理岗位,做得更多的是对工作、对学校、对老师的熟悉和了解;而当这份工作的流程和环境变得熟悉起来以后,我想得更多的是校长的工作究竟要做些什么?做些什么才有实际的意义?做些什么才能和老师一起共同促进学校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承蒙教育局领导的支持,这几年有了走出去看一看的机会,平时我也注重阅读教育教学的期刊、杂志,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越发认识到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基于此,我们通过开展的新岗教师展示课、期末复习引路课、还有这学期推出的备课组月份集体听评课活动,都是想引领老师把目光聚焦于课堂,商讨课堂如何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话语权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说中学、在练中学、在思中学;聚焦于他人的优点,也通过别人的不足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减负”的大环境下,我们秉承了学校的优良传统,提倡“堂堂清”,即通过课堂检测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补救;推出了备课组定期的错题汇总,把复习落实于日常教学;进行作业的分层布置、认真做好每次的教学质量分析;搭建平台促进备课组、老师间的经验交流。
我从不认为教学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创新,苏霍姆林斯基五十年代倡导的,依然是今天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第五十六间教室的奇迹》、杜郎口、杨思学的人千千万,也没出现第二个。我们五大学科24个班型只有3个人教一个班,备课、上课、批改、个别辅导几乎满负荷了,除了更好地利用课堂,结合自己的校情、学情,改变教学理念,尝试把别人的经验拿来改良而不是照搬,把教学常规做细、做实,如何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才是我们要继续探索的。
上半年,我还经历了21年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新的“第一次”——第一次承担两个年级的教学工作。两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梯度、不同的班级特点,加上初三下学期接踵而至的考试,天天都感觉分身乏术、疲惫不堪。幸好有了两位班主任的支持,有初三老师的支持,去年的初三是十三中学区的学生归口我校的第一届毕业生,我们从入学摸底考试的几乎垫底,一模全及率达到第12,自己也没耽误孩子,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也位居前茅。
同时今年我也先后写了十余份计划总结,除了教学的,还有学校的宣传稿、德育的特色目录,很多时候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能梳理出凌乱的思路,也常常,熬夜几天也才能完成一份稿子。
尽管我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力求使自己尽快地适应新的岗位。但由于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有限,工作中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没有很好地深入备课组参与集体备课,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备课组长的作用,教学管理的精细度不够,对教师的专业引领能力还有很大欠缺,常常有“心有余,力不足”的遗憾。但我愿意全身心投入,和大家一起精诚合作、同甘共苦,用科学的方法、务实的作风共同开创47中美好的明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