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高一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B
解析:本题B项,“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以偏概全,原文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成为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不能扩大成“中国的文学艺术”。
2. A
解析:A项,“引证法”错,“以‘北京8分钟’来印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融合的探索”应是“例证法”。
3. D
解析:本题D项,“科幻文艺的创作,离不开科学意识与想象力”曲解文意,原文说“在科幻文艺创作方面,培育民族的科学意识,大胆放飞想象的翅膀,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一个可行路径”,只是说“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一个可行路径”,而不是“离不开”。
4. B
解析:B项,无中生有。“总体水平在国内外领先”错。于文无据。 5. C
解析:逻辑混乱,据原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报、网上审批”是建成城市空间服务平台之后的服务,不能为建设平台奠定基础。
6.
①明确建设目标,提升信息采集技术。
②要整合城市服务资源,促进技术、业务、数据融合。 ③要建设标杆城市,为建设智慧城市积累经验。 ④要注重对现有技术的运用,来降低成本。 ⑤要善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 7. C “则是无情”属无中生有。
8. ①颜色灰暗,代表平民性;②质地不坚硬,默默无声(落地无声);③亲密协作,共御风雨(有责任感,坚守一生);④对其他物种亲切包容。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
9. ①这些瓦不是装饰性的,代表着一种简单的、平民化的生活。②这些瓦经历过数百年的风霜,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相当于古老的周庄(铁皮所代表的是一种西方文明,周
庄的瓦所代表的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③无数瓦片用自己的劳苦撑住了周庄人的日常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虽历经风雨,但也能世代延续下去。(意思接近即可)
10.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 效命。”) 11. D(干支古代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12. B(不是任职一次,从“再莅杭”可以看出来;“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错,还用来排泄湖水。)
13.(1) 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 “庐”“分堵”“全”各1分,大意1分。)
(2)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浮图慧褒开始在它的山脚下修建房舍居住,而死后藏在哪里。 (“舍”“ 倒装句” “卒”各1分)
(3) 又有清水激流,辉映环绕在亭子四周,引清流急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人们列坐在曲水之旁。
( “带” “次” “省略”各1分)
14. D(表达出征夫对战争残酷无情的痛楚叹息错。没有表达战争残酷无情。) 15.
①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采薇》这一节诗表现的是战士终于踏上返乡路途的情景,既有回忆的辛酸苦楚,又有对故乡亲人的期待渴盼;而王赞《杂诗》中写的是战士苦守边关的心境,当年离乡的时候春光明媚,黄莺啼啭,如今又到岁寒,蟋蟀悲鸣,自己却依然无法返乡,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痛苦与悲哀。(4分)
②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以今日之景与昔日之景对比表明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明媚的春景反衬对战士远离故乡,奔赴战场的伤感苦楚。(2分)
16. (1)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17. B(矢志不渝:发誓立志不会改变;至死不渝:到死都不改变;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签订: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签署: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认为: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认可:许可,同意)
18. C(斗争精神是强调对象,而且和前文联系紧密,所以放前,排除BD;从表述的合理性排除A)
19. A(B.关联词语序不当;C.“随着马克思主义在1919年传入中国”,滥用介词,致使主语缺失; D.“给救亡图存的国民带来了希望,指明了方向”偷换主语。)
20.示例: 元宵节——灯火万家,表现祝福团圆,欢庆太平。
端午节——龙舟竞发,寓含奋发进取,缅怀先哲。
21. 弗罗洛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士,他有一颗慈悲之心(概括2分),收养丑陋的弃儿卡西莫多并把他抚养成人,并让其成为一名敲钟人(举例1分);当成为副主教之后,他成为了一个魔鬼,欲望日渐膨胀(概括2分),最后把善良美丽的艾斯梅拉达送上绞刑架(举例1分)。 (体现性格的矛盾性且符合原文)
22. 评分建议:
起评分:45分。(符合记叙文要求,满800字)
根据其构思的优劣、表达的特点、格调的高下进行等级判分。 每位评卷老师所给最高分不得低于53分。
未按要求补充题目,扣2分;未写成记叙文,40以下给分。 文言文翻译参考: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谏,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
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元佑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 少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中两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