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胥口镇的胥王庙,始建于公元前484年。1966年毁于文革。2005年胥口镇人民政府筹资3000多万元重建。今庙占地面积51亩,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分墓区、祠区、园区、园外园四个部分。
墓区位于西部,以甬道为轴线,由北而南分别布置牌坊、祭台、墓碑、冢墓。组合规则严正,氛围肃穆庄严。
石筑牌坊三门四柱,前后各刻横批三条,对联一副。古朴典雅,形象庄重。
祭台由花岗岩砌成上下两层,底层面积169平方米,顶层面积75.6平方米。四方各设三级踏步、四角缀以望柱。台中设供桌、拜垫。色彩协调、美观大方。
伍子胥墓,以块石镶边,设罗城、铺地坪,疏朗匀称,简洁质朴。植树种草,绿色盖住了冢墓,锁住了春天,美化了环境。
以伍氏宗亲名义敬立的伍子胥墓碑,由石灰石和花岗石混合组成。碑上阴刻“古吴伍员鸱夷藏处”八个篆字。据传碑文的形成,历时900多年。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屡镂剑,强令伍子胥自杀。并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袋里抛入胥江。尸袋漂流到胥口,胥口民众将他葬于胥江南岸。当时只筑墓,未筑坟,并以块石作碣,碣上只刻“鸱夷藏处”四个大字。直到吴国灭亡之后,才在墓上加土成坟,碣上加刻“伍员”大名标明身份。成为“伍员鸱夷藏处”。晋时改碣为碑,并在碑上刻了“古吴”两字,以免后人产生三国时的吴国之误。清朝咸丰年间,伍子胥墓碑毁于洪杨之乱。同治年间重刻碑文时又将“员”字去掉,刻成“古吴伍相国鸱夷藏处”。此次重刻墓碑,取用晋时碑文,恢复旧制。
如今墓区占地面积20余亩。区内竹子、松柏、银杏、香樟数十种花草树木同植,常绿树与落叶树兼有,灌木与乔木并陈,一年四季绿叶扶疏,鸟语花香,虽系墓区,却也有情有味,富有意趣。
介乎于墓区与园区之间的祠区,以神道为中轴线,由北而南顺序布置影壁、牌楼、门厅、大殿、功德堂及左右廊屋。谨严合理的布局,兼具寺院之美、祠庙之秀。是一轴魄力多姿的画卷,一曲悠扬迷人的乐章。
牌楼由石、木、瓦以及混凝土四种材料组合而成。四柱三门三楼。翘角飞檐,高低有致。下铺花岗石地坪、光洁平正、朴实阳刚。上有粗大坚固的岩盘枋,浮雕牡丹的屏风板。屋顶则由斗、升、栱、昂联合组成的牌科,逐层出挑,延伸提高位子。线条优美、柔中有刚,从而勾勒出中国建筑特有的风韵。
牌楼两侧各刻横批三条、对联一副。书法优美,富有韵致。
门厅是一座歇山单檐建筑,面阔三间,明间设置有砷石,额枋,垫板,束腰,门板,门臼,高门槛,月兔墙,门当户对等部件组合而成的将军门。在朴实中呈现繁华,在土气中显示气魄,给人以宽敞,实用,亮丽,高雅的美观。而门前一对高大威武的石狮又徒增门厅气势。
胥王庙的大殿,是一座歇山重檐建筑,殿内的大梁、扁枋、列柱等重要部件是钢筋水泥结构。桁条、椽子、戗角、斗栱、门窗都是砖木结构。因此具有砼质坚实清爽、木质温暖淳厚的特点。列柱粗壮刚直,屋脊凌空宏耸,飞檐弯月起翘,斗栱排列有序。轻巧而灵动,活泼而庄严。直中有曲、硬中有软,给人以刚柔相济,典雅优美之感。
大殿内供奉的伍子胥园雕石像,净重18吨。坐姿端庄,四肢比例匀称,衣纹自然流畅,脸部表情温和宁静,从而显示出温馨的心境。富有人神接近的感情色彩。
大殿内挂有一方匾额,三副抱对。并有张士东先生书丹的《胥口胥王庙记》、朱大霖先生书丹的《重修吴相伍大夫祠记》、唐伩孚先生书丹的《胥口伍相祠庆碑》、钦瑞兴先生书丹的《重修胥王庙记》石碑四方。这些书法作品或遒媚劲键、或端庄沉着、或有浑厚安祥、或点划匀称而各有艺术特色。
功德堂是一座联体的硬山建筑。堂内山墙上嵌以功德碑。献款单位和个人及其金额一一记载,笔笔分明。碑上显露的是名,暗藏的却是心呀!
胥王庙的东部为园区。状似木马的水池为园区中心。亭台楼阁均因地制宜,因形就势,一一环池散立。从而充分地体现出中国人顺理自然的哲学思想。
申胥阁因伍子胥受封于申地而得名。阁高18.60米。它是园区的主景建筑。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
申胥阁一共五层。底层供奉伍子胥立像一尊。像高1.8米,武将打扮。右手捻髯、左手握剑,动作舒展自然,脸部表情沉稳干练。其实后人只知道胥子胥的生平事迹,不晓得伍子胥是何等长相。此像与其说是伍子胥的形象倒不如说他是雕塑家的情绪和情感的物化形式。
申胥阁的第二层环设平台,平台四角各设方亭一座。故呈众星拱月之势。依附于申胥阁的丁字形空廊,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顺势而出,将亭与阁串联而成一体。因此极大地丰富了主体建筑的轮廓。
申胥阁的第二层及第三层室内分别陈列《伍子胥列传》和《伍子胥兵法》。第四层的四方檐口,分别挂着《一世之雄》、《出将入相》、《至臣至才》、《允文允武》等匾额。
申胥阁以亭结顶,亭盖为双层飞檐,挑脊代囊。亭尖有宝顶,亭角有探海,造型优美,娟丽飞影。
坐北朝南的挹江楼是一座歇山单檐建筑。它西接长廊,东连湖石假山。游人可从假山蹬道,直达二楼。给以人组合别致,意趣盎然的感觉。
独立于高墩上的静华亭,重檐六角,攒尖屋顶坚固平稳,造型俊逸洒脱。
怀石轩是一派通透空灵、轻盈舒展的风格。它与申胥阁形成对景。
荐贤堂是一座山花形歇山单檐建筑,形态飘逸、轮廓多变、粉墙黛瓦、清新美观。堂内设孙子半身像一尊暨孙子事迹石刻8方。胥王庙里之所以供奉孙子,皆因“孙子之才、彰于伍员”。七荐孙武是伍子胥生平中耀人耳目的一笔功绩,是名垂青史的佳话。
三面临水的流芳亭,四面各设一个圆形洞门。不仅暗喻别有洞天。而且起着静态组景促使动态景致变换的作用,从而滋生出绚丽多彩画面。
义勇堂和古吴史馆都是硬山建筑,造型朴实,简而不陋。它们一南一北,隔院而立。室内分别陈列《专诸刺王僚》与《古吴国大事记》等书画。内容丰富,详实耐看。
胥王庙里唯一幸成的一口古井。是正德遗蹟。这口水井经历了歌舞升平的昌盛年代,也倍尝过满目疮痍的岁月。井栏圈上的累累绳痕,正是它四百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
园区的池塘占地两亩左右。水质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数。沿阁一侧,用条石驳岸,并设栏杆、整齐划一,颇有规则。另一侧依岸叠石,参差错落,峥嵘多变。水间订步,宛如天然。池上有拱桥、平桥、曲桥、廊桥多种,邀人漫步其上,则有置身水上的轻盈飘逸之感。
胥王庙的园外园有水韵亭、聚秀亭、走廊、门屋、沿江栏杆、石雕等物组成。52方石雕,阐述伍子胥生平事迹。长达280米的沿江栏杆,既有正齐协调之态,又有古拙典雅之情。诚如古人之所言:“雅而取工,则工而雅者至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