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年下学期考试试卷标题样本.doc25

2020-12-17 来源:吉趣旅游网


---------------考--------------生----------------答--------------题-------------不-------------准-----------------超-----------------过---------------此------------------线---------------- ----- 临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2014年下学期宏志班、高考班月考试卷

科目:《机械基础》适用班级:二年级1301、1302班 制卷:刘大智

座位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计分: 一 、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 方向转动时力矩取负号。力矩单位是 2、力是 间的相互作用,它的作用效应可分为 和 。 3、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称为 ,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受到限制的力称为 。

4、理论力学中,为研究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将研究对象假设为 。它是指在力的作用不产生 的物体。 5、力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 。 6、只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动方向不变,可同时改变 的大小和 的长短,而不改变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7、________和________是度量构件塑性变形能力的两个基本量。 8、材料力学中普遍使用的假想显示构件内力的方法称为 。 9、应力计量单位为Mpa,1Mpa=______N/m2=_______N/mm2 10、长1m,直径为4MM的钢质拉杆两端受1256N的轴向拉力,材料E=200Gpa,该拉杆绝对变形ΔL=_____mm,相对变形∑=___ %。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1、用力的多边形求合力,适用于 。

A、平面任意力系 B、平面平行力系 C、平面汇交力系 D、平面力偶系

考生号: 班级: 姓名:

2、工程上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标准是:延伸率是否小于 A.1% B.3% C.5% D.10%

3、直径d=20mm的圆钢,两端拉力为30kN ,则圆钢截面上正应力为 . A.15MPa B.7.5 MPa C.95.5 MPa D.60 MPa 4、 是刚体最简单的受力平衡状态。 A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 B.三力汇交平衡 C .二力平衡 D.平面任意力系平衡

5、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 A.必汇交于一点 B.必互相平行 C.不必位于同一平面 D.必互相垂直 6、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正确理解是 。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7、放置在倾角为a斜面上的物体,在摩擦角为Фm的情况下,保持自锁的条件是 。

A、 a<Фm B、 a> Фm C、 a= Фm D、 与a无关 8、如图所示,f=0.2、重为200N的物体与水平面成300,在拉力F=40N作用下物体处于 状态。

A、 临界状态 B 、 运动状态 C 、 静止状态 D 、 无法判断

9、水平木板上放置重量为1KN的物体,设物体与木板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3,若水平外力P=200N,推物体,则产生的摩擦力为___。 A、100N B、200N C、300N D、400N 10、如右图所示,力F对A点之矩为 。 A、F(L1+L2)sinα B、F(L1+L2)cosα C、F(L1 sinα-L2 cosα) D、F(L1cosα+L2sinα)

11、右图为一轴力杆,其中最大的拉力为 A.12kN B.20kN C.8kN D.13kN

12、如图由AB和CD两杆,现有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供选择,正确选择是

A.AB杆为铸铁,CD杆为铸铁 B.AB杆为铸铁,CD杆为低碳钢 C.AB杆为低碳钢,CD杆为铸铁 D.AB杆为低碳钢,CD杆为低碳钢

A L1 L2 F α

三、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题1分,共8分) ( )1、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刚体”这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 )2、二力平衡条件即适应刚体也适应于非刚体。 ( )3、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 )4、“力的可传性原理”、“力偶在其作用面内可任意移动”等定理同样适用于材料力学。

( )5、受平面力偶系作用的刚体只可能产生转动或静止。 ( )6、受力构件的内力是指构件材料内部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 )7、物体之间有作用力就必有反作用力。

( )8、两物体相对接触表面积越大,其最大静滑动摩擦力的数值就越大。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 1、为什么单手攻丝时易使丝锥折断?

2、什么是冷作硬化现象?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用两绳吊挂重物如图所示,重物G=200N,试求绳AB、BC的拉力。

2、如图所示,已知F=10N 求A、C两处的约束反力。(1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