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转载——谈新闻事实的散文式包装 2

2020-08-05 来源:吉趣旅游网
转载——谈新闻事实的散文式包装 作者: 不锈钢奶锅

发表日期: 2004-03-01 11:59:34

摘要:本文涉及到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闻事实的散文式包装的历史由来。二是散文式包装兴起的原因。三是这种包装的主要表现方式。四是运用散文式包装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散文式包装;原因;表现手法;注意的问题

\"包装\"一词原本多用于商业上,主要是指产家对一些投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外观上的一种修饰,其目的乃是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即便是一些高质量、高品味的产品,一经\"包装\"之后,其销售量与未包装时亦大不相同。笔者把\"包装\"一词借用到新闻报道中来,正在于两者的相似之处:\"新闻事实\"虽然是广大读者所关注的,但如果在对事实的陈述中能让受众既接受了信息,同时又有一种情感上的愉悦体验,这无疑是新闻报道的最佳选择之一。这也说明对于新闻事实有时也需要\"包装\"。不过,\"包装\"不是弄虚作假,新闻事实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包装的目的,只是为了更适合受众的阅读而已。换句话说,新闻报道要有吸引力,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与新闻价值的存在是第一位的,如果缺乏这一关键点,也就不存在包装的必要了。

近年来,新闻\"散文化\"的提法一直引起新闻界的广泛兴趣和热烈争论。一些前卫的记者带头写散文式新闻,一些主张创新的报社也提倡记者写散文式新闻,优先刊登散文式新闻。有的用\"散文笔法\"写的新闻稿件在报纸的版面中很\"抓人\",也倍受读者的青睐。我认为,对一些\"新闻事实\"的散文式处理,就是一种\"包装\"。因此,本文试图就一些新闻事实的散文式包装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新闻\"散文式\"的历史由来已久

关于新闻散文式写作,在我国新闻界其实起步很早,历史也由来已久。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我们就已读到这方面的范例。

如新华社1949年有一篇报道《横渡长江情景》作如此描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无数只大小船只\"像箭似的向南飞驰而去\",\"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等,这些散文笔法的描写,句句映衬出横扫千军、气吞山河和势如破竹的文气,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视觉感,可读性也很强。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穆青同志就对新闻\"散文式\"这个问题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在1963年第一期《新闻业务》中指出:\"有的同志现在尝试着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也是力求创新的一种努力。我个人是赞成这种尝试的。我觉得,从广义上说,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新闻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即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为什么新闻就受一定的格式束缚不可呢?为什么散文可以有个人的风格,而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

到了1982年,穆青同志在新华社四川分社《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的讲话中,再次进一步对这一学术观点加以阐述。他说:\"我们的时代,应当是新闻、速写、特写比较发达的时代。但实际还不够发达。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在资产阶级世界,新闻报道的形式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散文方向,在松散的、自由的、不那么规格化的方向发展。……我认为,我们的新闻报道形式和结构,也应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

作为新华社主要领导、名记者的穆青同志,在当时全国新闻界热心从事改革的时候,提倡尝试用散文笔法来写新闻,主张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打破旧框框,破掉旧模式,突破传统的写作规范,要\"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方向发展\"。这些观点引起了新闻界人士的广泛注意。

新闻写法借鉴散文笔法的确是一种全新有益的方法,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新闻写作中的死板套路格式、枯燥乏味等。如一些人情味浓的社会新闻,现场感强或故事感较强的新闻,用散文式笔法来写,就可突破五个W传统写法的束缚,依据实际素材的需要,写出可读性和新闻性,把新闻写得更活,更出彩,更加吸引读者。但有些人认为,在新闻报道中对新闻事实的处理,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程式与风格,如果要对这些\"程式与风格\"加以强行的改变,使之\"散文\"化,那就抹杀了\"散文\"与\"新闻\"的本质。

虽然关于\"新闻散文式\"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在中国,改革可谓波涛汹涌,高潮迭起,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新闻业界的变革亦融入这滚滚洪潮之中,呈现出全新的态势。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手段的科技化、报道内容的深度化、报道理念的前沿化,这些都预示着\"告知新闻\"占主流,新闻报道单一、单纯的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新闻报道更注重受众的情感审美体验,更指向新闻事实的隐性层面,更强调引导受众的理性思考。对于新闻事实的处理已不再停留于呆板、机械地告知事实发生的表征,对于新闻事实的再现也不再拘泥于缺乏感性的、单线条的陈述。以散文式的手段来处理新闻事实即\"新闻事实的散文式包装\"已成为新闻业界的有识之士和广大受众所普遍认同的新闻写作新的理念之一。河南日报的高级编辑、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王钢曾很有意思地说过:\"总爱把新闻要素与文学元素糅合在一起……做出一系列千琢百磨的胚胎放上报端\"①。这文学元素自是包含了散文的因子。散文与新闻较早的结合应该缘于报告文学。佚名在《报告文学概述》如此表述\"散文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报告文学开始孕育\"。\"报告文学作为新闻与散文相结合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呈现势头锐进的态势\"②。而如今,散文在新闻报道中的渗透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散文闲适舒缓的结构、轻灵活泼的笔法、优美宜人的文字表现手段可借鉴于现场短新闻、特写的写作。新闻小故事、通讯等新闻样式都能与散文做到完美的共存。\"散文式处理\"的叙述方式,更\"适合写各种类型的人物专访和一些事件专访,尤其适合篇幅比较短的报道\"③

二:散文化包装兴起的原因

原因一:受众文化层次的提高。考察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由于教育的普及、提高,改革的纵深发展,开放的力度加大,政治环境的更加宽松,读者的文化知识、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的日益提高,主体性得到了增强。加之现代通讯的日臻便利,读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你报我看,满足于一般的纯客观报道,他们既希望了解纵横联系、前因后果,希望有足够的事件信息令他们独立思考、预测未来走势,也希望新闻报道在情趣上、

理性上、语言上、结构上更具可感受性和引导性。读者越来越厌倦内容简单、结构呆板、语言枯燥类似八股式的新闻报道。报纸长久以来对传统文体写作规律的过分强调限制了新闻功能的发挥,导致了文体的机械呆板。在日益增强的\"受众意识\"的影响下,报纸功能更好的发挥、未来生存的必然途径之一就是新闻事实的合理化包装、文体创新、变化报道样式,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调动一些文学的手段、文学表现的方式,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情感吸引力。这样受众不仅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新闻信息,而且能从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享受。因此,散文化包装新闻事实乃是新闻报道变革走出陈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原因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确立深入、报纸社会角色的变化,使其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价值定位。报纸不仅要宣传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反映着祖国的建设成就。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报纸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变化,除了继续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之外,它也成为了市场经济浪潮中的一名弄潮儿,开始面对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开始面对经济利益。报纸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读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进行改革,这就包括新闻信息传播质量需不断强化的变革趋势。\"90年代以来,报纸娱乐功能的逐渐扩大,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各类服务类的软新闻的火爆\"④,更加促进了新闻与文学二者有机结合,其中新闻事实报道的散文化趋势愈加为人们所接受。用散文的手法来对新闻事实加以处理不仅可以把新闻写活,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把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引导受众的理性思索。这也正是新闻报道的宗旨所在。

原因三:随着现代通讯传播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共存的环境下,纸质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电子媒体的冲突与融合,也促成了报纸新闻文体、新闻表现手段的发展变化。多媒体引起了读者对媒介的多感官需求,面对电子媒介的形象性优势,报纸这种以平面展示信息、依赖读者的主动阅读思考接受信息的载体方式存在着先天的劣势。对报纸新闻进行可受性、可视性的包装,针对报纸可具有理性深度的天然优势和读者情感、阅读品味需求的发展,加强报道的深刻性、情感性、亲近性,提供电子媒体即时报道所缺乏的即纸质媒体所具备的情感细腻、理性思索、文字优美等方面所具的优势是报纸面临广播、电视、网络等冲击的一条重要的生存之道,对新闻事实诉诸于散文化的包装既是适应受众欲求的需要,更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事实也证明卓有成效。在报纸的这一变革中,新闻文体在向自身以外的品种吸收新的艺术元素,输进新鲜血液而完成自身的蜕变。而散文对新闻创作的影响尤为强烈,散文化倾向正在成为新时期新闻创作的一个潮流。

三、散文式包装的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本是一个文体范畴的大概念。\"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⑤ 。新闻事实与散文的结合不在于一定要把报道写成散文的式样,更重要的是要借鉴散文的创作方法:散文的语言、散文的结构、散文生动的形象以及散文的注重细节描写等等。如果要给\"新闻散文式\"写作下了一个定义的话,即反映一个事实,没有框框,用自由、灵活的手法,浑然天成,形散神不散。可以说,新闻向散文式的突破,之所以倍受新闻工作者与受众的欢迎与青睐,最主要的是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文字优美轻松,吸引读者,可读性强。新闻\"散文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文字优美,轻松活泼,很容易抓住读者,能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让读者见了不想放手,看了就想一口气读完。1992年新华社发的《北京出新景,满街\"招客灯\"》这篇消息,一开头就写道:\"北京城近来忽然流行一种灯,尽管它的名字叫串灯,然而人们却叫它'招客灯'。夜幕

一降,大街小巷的沿街商业门脸,彩灯争辉,构成了一幅流光溢彩、激动人心的画面。\"记者索性骑车把北京城大致逛了个遍,发现这种\"招客灯\"处处争辉。尤其是西单、王府井、前门大街等商业区,毗邻商店的彩灯已相连成片,华光灿灿,宛如\"银河\",各家挂起的灯又各具匠心,有的把项链似的串灯自门上垂下,如同藤萝蜿蜒;有的在门前精心编织,好像葡萄匝荫;有的还加了电控装置,彩灯忽明忽灭,恰似海浪滔滔……这条消息就是散文式消息。记者运用了多种修辞和表现角度多变的手法,将北京\"招客灯\"的景观,描绘得色彩斑斓,使人如临其境。

(二)轻灵多变、自由活泼的结构。在诸多的文学样式中,散文是最自由、最活泼、最不受拘束的写作形式。或回忆、或即景、或议论、或漫谈、或抒怀,尽可收进散文这个构思精巧的\"花篮\"里。散文最基本的特质就在于其\"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就是指它的结构而言。结构多样化,自由活泼,写作手法新颖独特。\"新闻散文式\"就是要在结构上有所突破,使之不受传统的\"倒金字塔\"、\"三段式\"和\"排浪式\"消息写法的限制,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死板陈旧的写作模式,运用多元思维和立体思维,不拘一格写新闻,使稿件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如新华社记者郭春玲以散文笔法的创新而轰动新闻界的佳品《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已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这条消息,作者通篇采用散文式的结构形式,突破追悼会传统写法的框框,别开生面,文字自由活泼,手法新颖,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一直是改革会议消息写作的名篇大气之作。

用散文的结构形式来处理新闻事实确实能令读者耳目一新。这样的结构方法,又被西方新闻界称之为\"行文断裂法\"。其基本特征是:常常跳出按时间顺序写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的框框;运用新闻跳笔,以灵活的叙述跨度和段落转换完成对新闻事实的再现;形散神不散,有明确的中心主题。1985年4月3日《新华日报》刊载了一篇人物专访《是作家,还是要写作------访陆文夫》。这是一篇用散文方式处理很成功的人物专访。在三个方面它把散文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一,作者没有拘泥于一般的叙述顺序。全文29个自然段,但并没有按照陆文夫如何出场、如何接待记者、如何问答、如何结束的时间流程来展开;而是打乱了采访顺序,重新整合。其二,娴熟地运用了新闻跳笔。尤其是在后半部分,作者一段一段地摘引陆文夫的原话,每段讲一个意思,中间只以作者简单的叙述过渡。如引陆文夫的话:\"第一稿,先给我爱人看。\" 作者在下一段里很巧妙的交代:\"他爱人姓管,对老陆的生活是管得挺不错的\"。另起一段,又是陆文夫的原话:\"可总是通不过。现在,第一稿不给她看了……\"。由于跳笔的运用。虽然段落多、段落短,但散而能聚,并包容了大量的信息。其三,开头和结尾独具匠心。这是作者突破问答式专访,以散文结构来包装新闻事实很有创意的地方。第一段:\"小巷深处,又走出来一个人\"。但这个首先和读者见面的人并不是被采访者陆文夫,而是他最新一部作品《井》中的主人公。在全文的最后一句又回到了\"在小巷深处,还将不断地走出来一个个惹人喜爱的人物\"。这样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形象巧妙,很具吸引力。它不仅报道了陆文夫的创作进展、他的新作问世、他的文集即将出版、他还将继续写作等,而且抓住了这位作家好写苏州小巷深处的小人物命运的作品特点。

(三)以形象说话,再现现场。生动的形象是散文的魅力所在。借鉴散文表现手法的新闻报道,也宜讲究\"形象\",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客观的新闻事实。散文离不开画面,画面是散文的基本构成单位,直接关系着散文的意境的创造。因此,散文式报道也必须抓好画面,

即要善于挑选有意义且富于形象的材料,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创造\"叙事如画\"的意境。新闻界人士把形象化干脆解释为\"镜头化\",即在描写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要将其象电视、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看一看1990年11月18日《解放军报》刊载的一篇人物通讯《黑脊梁------记广州军区某团连长李邦亮》。在标题三\"那脊梁,妻儿老小的依傍\"中,作者先是叙述了李邦亮的家境。然后写到父母妻儿省吃俭用,准备翻修三间祖传土屋,特地写信叫他回来开春动工。\"一家人等啊、盼啊,直到秋天落叶,通往家乡的小路上,才出现李邦亮宽阔的身躯。那裸露的黑脊梁,又给这清冷的小家带来欢快和生机。\"\"月光如水,妻子依偎在丈夫坚实的肩头,轻轻地抚摸着那双打满血泡的大手,不由心里一酸,淌下了泪水,'亮,回来吧,家里没有个男人多难啊!'丈夫没有吭声,睡着了\"。这样的镜头多么精彩!生动的形象又是多么的感人至深!透过这些活的灵性的形象化镜头,读者能不为之震憾、能不为之油然而生敬意!而\"黑脊梁\"本身就是极具感性的形象啊!因此,与其说这是篇成功的人物通讯,还不如说是篇优美的叙事散文。

新闻作品的形象感不仅来自对特色镜头的捕捉,也来自于描述性的语言。而这正是散文所擅长的。按照接受美学对阅读活动研究的成果,描述性语言本身比说明和解释性语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它远不够\"逼真\"。但是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的魔杖恰恰是记者在新闻作品中常用的描述性语言。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引起读者阅读时思路的\"阻断\",形成作品中的\"空白\",而正是这种读者认为该有而没有的\"空白\",激发起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意义的空间,因此,读者就在阅读过程中参与着作品的创造工作。正如一位美国的记者所说:\"阅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作者写出的只是文字,读者使它变成故事。\"读者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参与创作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意象:从作品的白纸黑字中读出鲜活跳脱的形象,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当中。比如1997年7月1日《解放军报》刊载的《神圣的时刻------中英防务事务交接仪式》中有这么一段:\"这时的军营庄严肃穆,场上的每个军人都似乎听得到自己咚咚的心跳。他们知道,全球的华夏子孙,都在为这一刻呐喊----5、4、3、2、1!\"。鲜活的镜头与描述性语言的结合正是散文的特长,而这也正是新闻作品散文化的一大趋势。

(四)注意运用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原本指的是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只要有社会,就有细节;只要有人的印记,就有细节的印记\"⑥。\"鲁滨逊一旦回到人类社会,几个细节马上就能考验出他的所属社会阶层和个人气质:牛排生吃还是要几成熟?抽不抽雪茄?爱抽什么牌子的雪茄?戴什么牌子的手表?平时看些什么杂志?……\"⑦。细节是由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共同造就的,自然就成了鉴别个人气质和所属社会环境的指南。细节不仅能刻画新闻人物的个性特征,还能具体生动地反映出新闻事件的特征,从而增强新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一篇新闻,无论写人还是写事,只有事实的陈述而没有几个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只能象雾中看花,远处观山,总让人觉得不够痛快、不够过瘾。如果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就可以把发生新闻事实当时的场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等历历浮现在听众的眼前。可见新闻作品中有了细节描写,尤其是抓住了特点的细节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才能收到文字少、容量大的效果,才能增强新闻的形象性和真实性。如新华社1997年8月3日电稿《梦碎雅典》这篇特写中,对于奥蒂这位世界女子百米跑名将记者用了几个非常典型的细节来进行描写:\"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像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可怜的奥蒂由于自己不可思议的失误,终究没有迈向巅峰。但她那种倔强、不屈服、敢于向厄运挑战的勇气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虽令人为之扼腕,更令人为之气夺。这篇新闻作品的强大震撼力,应该说是来自于其精绝的细节描写。新闻\"散文式\"写作特点显著,亲和力和可读性强 。

(五)对新闻事实进行\"散文式包装\"可使报道思想深刻,蕴含大意境。\"新闻散文式\"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其语言表述新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不冗长赘述,句中蕴含大意境,追求大深度。如《解放军报》1993年12月6日一版头条《某摩步师挺进太行山脉千里拉练磨砺精兵》(记者魏厚敏):\"记者跟随着某摩步师强渡黄河之后,接着又跋涉至巍巍太行山腹地连绵群岭间,海拔千米的盘山道上,罩着伪装网的运输车、火炮、坦克、牵引车、工程机械和装备有电子、通信、防化器材的特种车辆,车队绵延数十公里。太行山上的十八盘成为磨砺官兵征服天然屏障的又一演兵场。太行之脊、王屋山脉,峭壁耸崎,剑峰千仞。当地有民谣:山高鸟飞绝,风雨时无常。车队行驶在崖间的盘山公路上,天公突降蒙蒙细雨,山高路滑,稍不留意,车辆就会滑坠绝壁深谷。雨雾中,车队时而驶上山顶,时而绕过道道急弯。纷至沓来的敌情又接连将险峻道路上开进的摩步师逼上绝路。指战员果敢应战,连破敌招……\"这条散文式消息第二段简短的几笔散文式描写,一下子就把这篇消息写活了,写出了气势,写出了灵性,真可谓独具匠心,意境深远。一是把当时环境的险恶描绘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二是把某摩步师官兵不畏天候苦练精兵的实况映衬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整篇消息的思想内涵也较深,句句刻画出部队官兵豪迈士气,回答了部队能打敢打胜仗的答案。如果这条消息按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是很难达到这一效果的。

四:新闻事实的\"散文式包装\"要注意的问题

新闻写作形式和手法的模式化,已经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限制了新闻工作者才智的发挥。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打破模式化,去掉八股味,让新闻可亲、可读、可信,是当前新闻改革的大趋势。穆青同志曾在《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的讲话中谈到,\"散文的写法是否是一条出路?现在还在试验,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但不妨试试看。我国有很好的散文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好传统,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现在看来,穆青同志的\"试试看\"已成为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借用散文的手段来处理新闻事实已成为一种趋向、一种潮流。

当然,用散文笔法写新闻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新闻与散文在本质上的区别。散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是相对韵文而言的。凡不押韵的,均称为散文;狭义的散文虽然范围缩小了许多,其内容仍相当广,可远可近。新闻讲时间性、新闻性,它直接为当前的工作、生活服务。散文是借题发挥,感悟世事,代表个人,突出个性,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艺术加工;而新闻是传播信息,说的是事实,是以事实为基准,以事实为依据。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判断:新闻可以用散文笔法来写,但却不能脱离事实的本身自由发挥,否则新闻就不是新闻了。

(二)采用散文式笔法写新闻,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内容具体对待。比如非事件性新闻,就不能一概而论。有不少新闻,仍需用传统的新闻格式来写,如:把最精彩的东西放在最前面,讲究五个W;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运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按事

实重要性的次序来安排。

(三)要学会用散文笔法写新闻,还要具备一定的散文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散文功底,这样才能驾驭好这一形式的写法。

总而言之,新闻事实的散文式包装应该说是新闻写作的一种创新。这种创新,顺应了时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丰富了版面,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新闻与文学的结合绝不仅限于散文一家。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散文式的包装也必须是在遵循新闻写作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应当有利于新闻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媒体社会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媒体在竞争中生存,有利于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这才是新闻业界乃至广大受众的真正期盼。

参考文献:

① 《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通讯卷上卷第4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② 鲁能信息港,2001-12-10,《中国文学概述》

③ 徐涨《新闻写作教程》50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 朱辉、周胜林著:《当代办报策略与新闻采写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13页

⑤ 秦牧的《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

⑥ 赝居的《细节社会学》,2002年8月21日载于《新周刊》 ⑦ 赝居的《细节社会学》,2002年8月21日载于《新周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