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荔城区服务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快且招工难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员工资普遍增长较快,加上员工对福利待遇、个人发展前途以及生产、生活环境要求较高,以及结构性缺工、人才流失频繁等因素,在无形中推高了用工成本。用工成本上升快一直是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企业不仅用工成本上升快,而且同时面临招工难的问题。 (二)企业资金紧张
在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受用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服务业企业运营资金压力上升,资金紧张现象依然存在。多数服务业企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弱,可供抵押贷款的房产等固定资产缺失,资金紧张问题凸显。在规模小、实力弱、贷款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无法彻底解决的大环境下,资金紧张将是长期困扰服务业企业的问题。
二、服务业企业对宏观调控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及落实力度
大多数服务业企业希望能加大政策扶持及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企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关部门能加强行业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加大公共服务力度,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二)加强对企业管理的指导力度
在当前外部需求减弱、成本压力加大的情形下,服务业企业加强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大多数服务业企业希望政府部门能规范和指导企业管理,改变粗放式管理方式,按照精细、效能的要求,加强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提升劳动力的经营效率,从而降低营业成本。
(三)协调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
缓解服务业企业的资金瓶颈,化解企业逾期应收账款问题,需要多方相互密切配合,大多数服务业企业希望相关部门减免企业税费,缓解资金问题。同时帮助企业向银行协商降低融资贷款门槛,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压力。
三、荔城区服务业领域出现的新服务业和影响 (一)“黄金码头”众创园项目——电子商务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紧密相连。为此,荔城区坚持把两者相结合,打造孵化器—众创园梯度培育链,引进了福建省黄金码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首创的专注打造黄金珠宝O2O+P2B金融模式并切入众创园孵化器相结合的交易平台,黄金码头首期入驻店铺2000家,预计将入驻2万家珠宝实体店,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珠宝O2O电商平台,让珠宝实体店无缝对接互联网,为商家提供摄影、平面、文案等一站式电商服务,盘活门店资源,扩宽销售、融资渠道。
(二)1971文化创意园项目——文化创意服务业
荔城区大力推进文化创意服务业发展,引进莆田市老厂房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利用原闽中脱水厂旧厂房改造为“1971文创园”,以具有莆田区域文化特色的新青年时代梦工厂为主题,结合
非遗传承、艺术展览、创业基地、传媒设计、旅游集散、娱乐配套等文创相关产业,打造青年创意及创新创业一条龙服务平台。这是我市首个利用旧厂房打造的青年创业创客空间,主要面向80后、90后等年轻创业者招商开放。
四、一季度荔城区服务业增长情况预计及相关依据
第一季度,荔城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呈现平稳态势,在经济增长新常态的背景下增速处于合理运行区间,全区7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0%,其中涉及GDP核算的营利性服务业增速预计同比增长70.0%。
相关依据:一是道路运输业持续快速增长。受汽车燃油价格低位运行影响,低油价减轻了企业经营成本,道路运输行业景气度有所回暖。自年初以来,该行业中莆田市公共交通公司和福建莆田闽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表现良好,带动行业整体持续快速增长。
二是商务服务业强势发展,前景可期。该行业营收增速高主要是去年新开业企业和2015年年报新增企业数量较多,拉动营收增长较多。同时行业龙头莆田市城投今年新投资项目较多,营收增长39.1%,也带动了行业整体增速。
三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表现良好。推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快速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各类政策扶持,使得文化产业企业快速发展;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等需求的日益增长。
五、“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经营的影响
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第一,目的不是满足消费者的最终服务消费需求,而是满足生产企业中间性投入进入生产过程的需求。也就是说,生产性服务业的上下游均联结着生产企业。第二,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体现,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交叉与融合程度非常高。第三,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使用方式是多元化的。例如,现代物流业的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而大企业则为资本密集型。金融服务业的前台部门属于劳动密集型,后台部门属于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始终属于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
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营业税税率均高于或者等于3%。“营改增”之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为3%。生产性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会显著减轻,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但是,小规模纳税人无法自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其他产业一般纳税人采购服务时,往往会考虑服务供应商是否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从而使得小规模纳税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营改增”深化了专业化分工,打通了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激发了生产性服务需求,很多大企业都纷纷将本单位的服务需求外包给生产服务业一般纳税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营改增”之后,企业税负取决于进项税额规模,但劳动力成本是无法作为进项抵扣的,企业会倾向于用物质要素或者技术替代劳动力,这显然不利于劳动力就业。
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资产购置行为的集中性造成税收负担年度不均衡状态。例如,车辆更新周期较长,造成现代物流业企业资产购置当年与非购置年份之间的税负差别较大。如果大部分车辆都是在“营改增”之前购置,可能会在改革初期出现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小、销项税额相对较大的情况。
一些一般纳税人为了避税,可能会根据服务生产的不同环节,将自身分拆为若干小规模纳税人,这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对生活性服务业的影响。生活性服务业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第一,其本质特征在于,所提供的服务是用于消费的最终产品。这一点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本质不同,决定了生活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程度较低。第二,生产环节较为单一,提供服务与消费者消费同时进行,服务对象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这种特征决定了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费支付一般都是偶然的、一次性的,而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费支付则是大批量的。第三,生活性服务业维持正常生产所要求的生产规模水平较低,该类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而且,由于提供服务的过程始终与劳动者行为密不可分,这类企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非常明显。
“营改增”对生活性服务业中小企业有什么影响呢?生活性服务的需求者是消费者,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发票需求较少。生活性服务业实行“营改增”与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基本不构成影响。这是包括医疗、教育等特殊类型生活服务在内的生活性服务业的共同特点。因此,“营改增”对生活性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