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行走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评分、Harris总评分等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肢體缩短(2.31±0.54)cm,术后缩短(0.94±0.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60岁、内固定失败后行置换术时间间隔>4年、Harris评分等。结论: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较好,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尽早制定手术方案。
标签: 髋部骨折; 内固定失败; 全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相关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交通事故的频发,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髋部骨折由于手术难度较大,已经成为骨科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骨折之一[1]。临床上治疗髋部骨折一般以内固定治疗为主,但任何手术都有失败的风险,部分患者因骨质较差、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欠佳及术后病理改变等原因,易造成内固定失败,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患者多采用内固定翻修或髋关节置换术[2-3]。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对笔者所在科室2006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4岁,平均(46.8±6.3)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骨折内固定类型:空心钉32例,动力髋螺钉7例,交锁钉9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12例;失败原因:股骨头坏死10例,固定钉穿出或松脱20例,骨折愈合不良18例,股骨头愈合不良合并坏死12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拆除原有的内固定装置,观察患者的下肢麻木和肢体下移情况,对患者的下肢长度可恢复的潜力进行评价[4]。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后外侧作手术切口,采用C臂X线透视机观察假体置入准确度和肢体延长情况,反复冲洗分泌物,并对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监测,对于部分合并有股骨近端骨缺损的患者,行自体髂骨植骨。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并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1.3 疗效评价
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价,评分内容分为疼痛、行走、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评分越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双下肢长度差异采用X线骨盆正位片进行评价[5-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置换术前后Harris评分比较
通过对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发现,Harris总评分由术前的(28.65±3.22)分提高到了术后的(84.65±7.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等各项目的术后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置换术前后肢体缩短情况比较
术前患者肢体缩短(2.31±0.54)cm,术后缩短(0.94±0.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60岁、内固定失败后行置换术时间间隔>4年、Harris评分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帮助骨折部位得到良好的恢复,要求牢固固定,以允许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并逐步减轻负重,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7]。但内固定同样存在手术失败的风险,部分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可能涉及病理改变,如股骨颈骨折端坏死造成的股骨颈骨出现缩短迹象,骨盆倾斜、周围组织肿胀、活动受限,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周围肌肉继发性挛缩。上述因素是造成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因素。
临床上对于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在治疗的方案众多,但部分方案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可致老年人终身残疾或肢体功能恢复质量不佳。髋关节置换术目前被认
为是内固定术失败后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髋关节置换术不涉及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这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8-9]。
本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发现,Harris总评分由术前的(28.65±3.22)分提高到了术后的(84.65±7.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等各项目的术后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值得肯定,可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首先在缓解疼痛方面,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内固定失败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其临床疼痛明显缓解,大大消除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在行走、活动度及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内固定患者往往存在患肢缩短的情况,而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利于重建下肢的解剖结构及正常的力线,可显著改善关节原来的病理状态,并减少了患肢的关节冲击力,对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本组病例中,通过对患者的患肢长度进行测量,发现术前患者肢体缩短(2.31±0.54)cm,术后缩短(0.94±0.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恢复患肢的结构,对促进关节恢复具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术中应尽量避免强行将患肢長度恢复到骨折前水平,以避免引起神经、血管过度牵拉而造成的挛缩症状。
再者,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60岁、内固定失败后行置换术时间间隔>4年、Harris评分等因素(P<0.05),可能的原因有:(1)老年人的骨质较差,加之身体的各项功能下降,可能出现愈合缓慢,肢体功能恢复差等情况[10];(2)内固定失败后行置换术时间间隔过长无疑会增加组织病理性的改变,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延长了愈合的时间;(3)Harris评分是评价肢体功能的工具,评分越低提示患肢功能越差[11]。
综上所述,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有效的补救措施,可显著降低痛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在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考虑年龄、病史长短、Harris评分等方面的指标[12],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卓乃强,万永鲜,叶俊武,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中期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6):550-554.
[2]闫大方.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8):3165-3166.
[3]曹志强.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2015,35(18):5221-5222.
[4]李梦远,陈宏,马元琛,等.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补救性髋关节置
换术的临床研究[EB/OL].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6,2(2):81-86.
[5]冯明利,沈惠良,曹光磊,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2):121-123.
[6]王泽,周谊,甘志勇,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4):300-302.
[7]朱顺,李保良,王虎,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失败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9-11.
[8]冉学军,邓长青,苏琴,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及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8):714-715.
[9]张浩,兰玉平,徐兵.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2):1155-1158.
[10]王广辉,许杰,郭坤营,等.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EB/OL].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2):44-47.
[11]刘应旭,王权,吴晓晗,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59-60.
[12]张如意,周勇刚,马海洋,等.髋臼骨折内固定失败术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J].中国骨伤,2016,29(11):1016-10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