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
作者:方华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年第01期
从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了,从教师到校长,再到如今的教体局局长,不同工作岗位的经历,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近几年来,随着对一些教育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感觉到,教育应该“返璞归真”了。我很赞同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如今的教育应该“问道”于此类朴素的理念,以保证教育不失其本色。教育求真会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最终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产生影响。
值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2017学术年会召开之际,我以“以良好的校风 影响家风 改变民风”为题,来阐述自己对于教育求真的认识。 教育求什么“真”
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求教育之真。
一是教育的学生立场。曾听一位语文老师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听完之后,我产生一个疑问: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学生立场,还是教师立场?相信没有老师会说,教育是教师立场,也没有哪一个校长会说,教育是校长立场。毫无疑问,他们都会说是学生立场,其本意也是学生立场。然而,在实际操作和践行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偏离学生立场。教育的学生立场包含哪些方面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先贤,还是国际范围内的教育大家,他们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阐述或构建教育理论体系,无一例外地都会站在学生立场、以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来阐述。这种规律有个体的差异性,包括年龄、趣味和家庭的差异性。教育的最大难题是对个性与共性之间平衡的度的把握。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些人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了,问题出在哪儿?其实是涉及到了教育的价值问题。如果教育能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评价方式也不再是单纯的量化式评价,那么,所谓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做到两个“全”,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一个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是站在教育的社会功能来说的,针对个体来说,需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深层含义是,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通过教育,他们能够有所改变,使之健康积极的才能能够得到发展,而不是培养所有学生,使之达到统一的优秀标准。
教育只要能够尊重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学生终身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认为,就是尊重了学生立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是教育的成长立场。现在的评价机制是以结果论英雄的,教育过程如何,人们不去关注,却只关注最终的结果。每年高考过后,很多学校都会打出“我校某某同学在某某方面取得怎样的成绩”,这是很突出的重视结果的现象,也是需要改变的地方。
每次高考过后,学校都会关注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却很少关注学生三年前进学校时的成绩。比如,某校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的有12人,该校就觉得“与有荣焉”,殊不知,三年前招收学生时,这个学校把该区域中考前200名的学生都招收了过来。三年后,学生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教育成长另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从单一的发展向多项全面的发展转变。
三是教育的全体立场。教育不做少数人的“游戏”,部分的某些优秀不应该是质量的“依据”,而应该以全体的优秀来作为标准。当然,教育也不是要有统一的标准,而是要有针对个性、针对差异的标准。因为即使标准再优秀、再科学,它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学生,所以,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成功”。 教育如何做到求真
我认为,教育要想做到求真,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坚守教育的理想。教育既要面向当下的“苟且”,也有着“诗和远方”。如果教育缺少了理想,那么,它就是机械的、功利的教育。反过来,如果教育只有远方的诗,没有当下的“苟且”,那么它也会变为毫无生命力的教育,教育会缺少了生长力。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更多的可能。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不是教育的作用。
我很奇怪,为什么每当出现一个社会事件时,人们总爱归咎于教育,说是教育出了问题。我不否认现在的教育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因此就要承担所有的指责吗?我觉得,不应该如此。如果教育真的有那么大的功能,那这个社会就不需要警察了。教育的功能不应该被过分夸大,当然教育也不应该推卸相应的责任,它应该尽力做到给孩子更多的可能,为孩子将来的更多可能性埋下种子。
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受教育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被关注。我不得不说一个事实,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的辍学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在扶贫力度如此大的今天,为什么还存在这么高的辍学率?因为厌学。学生厌学也是多种因素所致,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误、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都可能导致孩子厌学,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孩子长期在学校生活中不被教师关注,或者被边缘化。
我在弋阳县做了一个改革,用了四年的时间,把学生的就学率提高了三十个百分点,这项改革就是评价机制的改革。我把原来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的“一分两率”变成了平均分、合格率和后百分之二十的成绩,这样,教师必然会关注到后几名学生,学生受到关注了,辍学率自然就降低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我们要摒弃功利,少些功劳,多些功德。现在的教育事业有些偏功利化的倾向了,这个时候是需要多些功德的。因此,我们又做了一个改革,用层次思维代替名次思维。原来我们学校一个年级六个班,三个语文老师,最后第一名同学平均分76.5分,第二名同学平均分75.8分,两人相差零点七分。结果第一名就是优秀的,第二名就是后进。我不禁要问,差出来的这零点七分可以做什么?没有什么大作用!所以我们把文科三分作为一个档次,理科五分作为一个档次,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的,要兼容社会的公平,而学校教育却不需要如此苛刻。 第三,我们还要看教师的心态如何,也就是教育者的专业精神支撑着教育者的求真。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为什么能够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是因为他能把杜威的思想进行本土化,再加上他一直坚持的农村教育和乡土教育,促使他成为伟大的教育家。现在中国教育的话语权在研究人的手上,没有在践行者的手上。真正的教育在课堂,在校园。因此,教育只有进课堂、进校园,才是真教育,否则的话就是假教育。求真教育需要一种专业精神,专业精神当中有专业理想、专业认知、专业素养和专业人力,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应不忘初心
教育在求真的道路上会有千难万险,但是也应不忘初心。虽然践行起来比较困难,但我们仍然要努力坚持。由此,有三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现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不是应该改为教育队伍建设?第二,习总书记说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认为,人民认可并且能够参与的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三,我们从“人民教育人民办”,走到“人民教育政府办”,这是否意味着已经到了“人民教育大家办”的教育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句口号叫 “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人民办”是在什么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是在我国教育资源极度贫乏,人们的入学率很低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当时改革开放了,大家对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村委会办学校,乡镇办学校,“人民教育人民办”应时而生。现在,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尤其十九大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加上这么多年来,国家、省、市、县对教育的投入大大改变了各个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今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教育内涵的发展了。 教育单靠学校的力量是办不好的,教育单靠家庭的力量也办不好,只有把家、校整合起来,办好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有可能实现。
弄清楚了教育求什么真、教育如何做到求真,做到了教育不忘初心,我想,家风、民风的转变也就不远了。
(本文是根据作者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2017学术年会发言整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