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主要讨论题
1、中美相互依存状况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2、全球化与美国霸权; 3、软权力与国家统一; 4、相互依存与世界和平; 5、依附性发展与拉美化;
6、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原因、动力、结果。 一、国际政治的互动机制和形式
1、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琼斯˙斯佩罗 A、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
B、国际政策决定过程中的政 治意图和经济利益是相互影响的。 C、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
2、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机制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中国研究的两种思路,导致了对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互动含义解释的不同
A、一是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又
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国际关系中政治经济的互动问题(宋陈)。 B、另一个则力图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中找到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互
动的特殊规律(樊)。
2、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机制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各派别不同论述均涉及3问题:
A、关于市场经济增长的政治根源及作用; B、关于经济变化与政治变化的关系; C、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重要意义。
二、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 1、公共选择理论
1)定义:是经济学家们发明的,是 “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换句话说公共选择就是试图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分析政治过程 ,力图将 “理性人” 或 “经济人”的范式扩展到政治问题的研究中。为了给政府干预方法建立“一个理想模式”。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思•阿罗等人运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中的某些原理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有两个支柱:一是通过投票实现多数决策。选民均是以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理性行为的人。二是公共商品的有效供给。 2)、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
第一 ,个人是分析的基本单位和逻辑起点。这种分析假定个人对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是理性的 ,即每个人在既定约束条件下都在追求效用最大化 ,因而每个个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第二 ,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分析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的变化来解释。也就是说 ,个人偏好被假定为是持续的 ,而且个人被假定能够依其偏好比较选择各种相互替代的方案 ,实现其最优选择;
第三 ,公共选择强调分析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即任何理论假设和命题都是可以在实际研究中得以检验 ,即结论必须产生一个能经受经济或政治检验的命题。 3)、公共选择理论分析范围:
卡尔•多伊奇、金德尔伯格等将原本用于研究国内政治经济互动的公共选择理论扩大用于分析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互动的关系。
学者们主要将其应用于公共物品分析、 联盟和搭便车现象、 政治经济模型、 关税和贸易限制、 国际组织 ,等等。 4)、公共选择方法对IPE的意义:
第一 ,公共选择方法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即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一般的政治问题。这并不是说 ,公共选择方法比其它方法优越 ,而是说它能够解释国际政治学的某些方面;
第二 ,公共选择分析的优势在于 ,这种分析基于一个明确的和统一的人类行为理论 ,同时也基于一个能够进行理论解释和经验证实的技术工具
第三 ,公共选择分析集中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某些特别的方面 ,它能够分离出一些相对简单的关系并使得对这些简单的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高度的抽象使得公共选择在一些复杂问题领域能够得出真知灼见的分析;
第四 ,因为公共选择强调对现实的研究 ,所以它派生的命题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检验的;
第五 ,公共选择是跨学科的 。 2、博弈论:
博弈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兼战略理论家托马斯•雪林和加拿大心理学家拉波特开发的,卡尔•多伊奇为之作出了巨大贡献。一般来说,博弈论是研究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如何针对别人的选择做出自己的决策。从学术上讲,是在相互利害冲突的国际社会中,如何最大限度做到自我牺牲的最小化而进行的数学计量分析。 2、博弈论: 模式:
“胆小鬼模式”是过去一些美国少年玩的一种游戏。
“囚徒的困境”是关于分别关押的两个同谋犯各自对另一方有可能采取的行为及其结果的假设和描述。揭示了人的理性选择的难题。在不知道对手的决定,而又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每一个孤立的人应该选择哪种策略最合理呢?
“囚徒的困境”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特别是相互依存论所主张的国际制度建设与制度之中,以及后霸权理论之中。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因广泛使用源于古典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而比之传统的国际政治学具有科学色彩。
布鲁诺•S•弗雷认为,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有五大贡献: A、能够研究和阐述国际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特殊问题; B、使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回归到“人的行为”;
C、能以高度的抽象帮助我们分离、分析和比较国际政治经济互动关系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D、注重经验验证,使结论经得起考验;
E、把原本分属政治经济的两门学科紧密的统一起来。
三、国际机制
1、国际机制:无论是倾向于自由主义 ,还是倾向于现实主义 ,一般都把机制定义为一个体系内限制、 规范并且使其参与者的行为合法化的一系列规则、 规定、 章程或者程序 。离开这些规则、 规定、 章程或者程序 ,其参与者的行为就被这个体系内的其他参与者看做是不合法的。 2、特征:
首先 ,国际机制不是客观的 ,而是主观的。也就是说 ,国际机制的存在主要是作为参与者对合法化、 合适或者道德行为的一种理解、 希望以及信念。 其次 ,一种国际机制包括恰当的决策程序网络。人们在确定一种机制时 ,不仅要依据一个主要的本质性的规则 ,而且还要考虑这些规则所能适应的更为广泛的规则。
第三 ,描述一种国际机制一定要包括它所支持的主要规则的特征 ,同时也包括那些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行为的规则。
第四 ,每一个机制都有许多精英 ,他们是机制的实践者。尽管国际组织、 跨国组织 ,有时国内的组织在实践上以及合法性上是国际机制的参与者 ,但民族国家的政府是许多国际机制的主要官方成员。当然 ,机制的参与者主要是官僚机构或者是作为这些官僚机构的个人 ,这些机构和个人通过发明和维持某些机制来主宰国籍关系的问题领域(issue2areas) 。
第五 ,一种国际机制存在于国际关系的每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领域之中 ,在那里 ,有非常明晰的行为规范。在那些行为有规则的地方 ,一定存在某种规定、 规则或章程来解释它。 3、分析倾向
国际机制分析方法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非常盛行的方法。
自由主义者将之用来分析诸如殖民主义、 食物、 国际经济机制、 国际贸易机制的变化、 国际石油机制的变化、 国际货币机制的变化、 霸权稳定以及相互依存 ,而现实主义者则将之用来分析第三世界对国际机制转化的要求。
四、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 1、霸权带来稳定说。
所谓霸权( hegemony) 是指主权国家以某种方式按照其意志来建构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体系的权力。
其特点是具有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能够以特定的方式运用其超强实力贯彻其意志或实现其利益。
由这种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才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世界才能出现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 2、霸主自我牺牲说。
霸权国家为建立霸权体系而必须提供国际公共商品。这些国际公共商品(扩大自由贸易体制、开放本国市场)的提供是需要成本的。为了弥补这种消耗,霸权国家必须保持强大生产能力以拥有充分的“经济的剩余”。
公共产品是指一种不因个人、家庭或公司的消费而减少对其他潜在消费者可用的数量的产品。但公共产品却会因“自由搭乘”问题而受到威胁,所谓“搭便车”是指享受了公共产品却不支付维护费。在一国之内,这个问题说明了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在国际体系中的公共产品,如建立在非歧视原则上和无条件互惠原则基础上的自由开放的贸易制度,稳定的国际货币,国际安全等。在国际社会缺乏公共权威的现实下,只有霸权国才有实力、有意愿去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免费搭车”现象。 3、霸权必衰说。
霸权国家对国际秩序的控制是以“经济上有剩余”为基础的。然而,为维持秩序而付出的成本又是不断上升的(高水平的军费和技术开发费、开放本国市场和对外转让技术)。在负担越来越沉重而国际社会中“白搭车者”经济的迅速壮大的情况下,霸权国家提供国际公共商品的能力和意欲逐渐减弱,以至最后完全丧失。 4、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
霸权衰落导致国际体系的变革。政治不稳定和自由贸易体制瓦解及争霸战。 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鲜明的反映了美国战后崛起和衰弱的历史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摆脱了现实主义单纯权力政治的分析框架,进入了从经济政治综合的角度研究国际政治的新阶段。
吉尔平的上述看法不仅受到美国官方的赞扬,在学术界也有众多知音。1987年保罗·肯尼迪出版了《大国的兴衰》。书中着力论证了军事负担过重是历史上的帝国兴亡的主要原因,从历史的角度印证了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
但是,对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持怀疑、反对态度的也比比皆是。 亨廷顿指出,只要调整政策一定会消灭双赤字。 奈也发表文章认为,美国并没有衰弱。
斯特兰奇、美国的亨利·诺、布鲁斯·拉塞特也都认为,美国国力只是因西欧、日本的强盛而相对下降而非衰弱,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国际政治权力的基础,重新考虑对世界控制的手段与形式。
五、基殴汉的后霸权主义
后霸权理论是对吉尔平霸权稳定论的修正。核心有三个:
1、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尽管是以美国主宰为特征的,但仍然有必要维持;
2、在美国国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维持上述体系的关键是盟国的合作,这样大家才能共同得益;
3、要创立一个让第三世界也能参与上述合作维持国际体系的机制。
基欧汉认为,后霸权合作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和谐(默契、无须政策协调),二是合作,三是斗争。基欧汉认为后霸权合作的三种形式将会交替出现。
日本上智大学教授猪口邦子在《后霸权体制与日本的选择》中,从盟国的立场对后霸权合作的形势和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她指出,有关国家出于共同利益需要,会共同合作把美国霸权维持下去。她认为,霸权体制中,霸权国是维持国际体系的唯一主体,体系极不稳定。而后霸权体制下,维持秩序的是多国,事事靠协商,大家共同提供公共商品,外交结果不可预测,各方利益一致,出现结构性稳定。
六、依附论
1、弗兰克的宗主-卫星论 主要著述有:《不发达的发展》、《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和不发达》、《依附性积累和不发达》。
宗主-卫星论是弗兰克批判地吸收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而形成的。弗兰克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既是宗主国对殖民地剥削压迫的历史遗物,又是现今发达国家也即中心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也即卫星国家的剥削与控制所造成的。
他认为,宗主-卫星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
他认为卫星式的发展,既不能自生也不能长存,要通过发动社会主义革命来消除这种悲惨的现实。
2、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论
1978年出版了《帝国主义与依附》,其观点为:
A、对依附概念的定义:依附是这样一种状况,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他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简而言之,依附是某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扩张制约的状况。包括两层意思;被动反映论(依赖、从属),内部结构决定论(制约
本国结构、加剧外部依附)。
B、对三种依附形式的分析:工业-贸易依附(在殖民地占有生产要素主宰之);工业-金融依附(帝国时期、单一经济结构);工业-技术依附(发达国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占领其国内市场,资金、技术双制约。
C、发展途径:参加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搞国家资本主义)。他明确指出:依附性发展行不通,应该走人民革命之路,从根本上消灭依附,实现经济自主发展。 3、阿明的自立论
萨米尔·阿明是埃及著名经济学家。主要著作:《不平衡的发展》、《世界规模的资本积累》、《帝国主义与不平衡发展》等,主要观点:
A、外围国家的资本主义是中心国家通过殖民经济强加的。未形成真正独立成熟的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了对中心国家俯首听命的封建领主和买办阶级。
B、资本主义生产分为出口、大众消费、奢侈品和设备投资四个部门。在外围国家起作用的只有出口和奢侈品部门,且受国内、国际市场的限制。因此,经济无自身推动力只能依附。
C、不平等分工和交换是中心国家控制外围国家的基本手段。阿明认为,进口替代、出口导向都不行,根本出路在于减少、推迟或切断与中心国家的经济联系,打破不平等分工,实现自力更生。
D、阿明提出,资本积累也分为中心积累型(自主、资本本性基础上的自我发展、扩张)和外围积累型。中心积累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商业扩张。第二阶段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扩张。第三阶段是后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跨国公司和科技革命形成了不平等的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外围积累型的特征是贫困和不发达的积累,也即外向型外围经济。
E、根本出路:脱钩。 4、卡尔多索的依附发展论
卡尔多索是阿根廷经济学家,原本是一个激进的依附论者,后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依附和发展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一个过程中同时发生的两个方面。
卡尔多索认为由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在这个格局中相当一部分工业资本已经转移到有一定发展水平的外围国家。一部分外围国家出现了“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现象。国际垄断资本、外围国家的私人资本和国有资本出现了共同扩张、利益趋同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迅速起飞(但缺少自主性技术、外债累累、出口畸形发展)。
不主张暴力和对抗,主张对依附作具体分析,采取不同对策,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卡尔多索在1971年的《依附论还是对具体依附形态的分析》,1979年《拉丁美洲的依附与发展》,将上述观点概括为联系性依附发展战略,明确反对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脱钩,强调要利用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依附关系来发展经济,壮大自己,最后走向自主。
日本学者渡边利夫在卡尔多索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从依附到自主”的理论。认为,依附性发展是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依附是发展中国家取得自立的必要代价(四小龙)。
1、关于依附的定义。普遍接受的是多斯桑托斯关于依附的定义: 所谓依附,指的是某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它们所依从的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大的影响。当有些国家(主导国)能够扩展和自我发展,而另一些国家(依附国)只是这种经济扩展的一种反映,而这种扩展对依附国的发展或产生积极的影响,或产生消极的影响,这时两种或两种以上经济形式之间以及这些国家和世界贸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采取了依附的形式。
七、世界体系论
世界体系理论兴起于70年代,其标志是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于1974
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 1、基本观点:
1)世界体系是一个“世界经济体”。世界体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一个单一的世界经济作为其存在的基础。
A、世界体系的起源: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开始以西
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B、世界体系的运行:沃勒斯坦认为,世界经济一旦形成,便围绕两个对立关系运行:一是
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二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理空间的相对位置,即核心区域、半边缘区和边缘区域,而“不等价交换”和“资本积累”则是这个体系运行的动力 在康德拉捷耶夫的长波理论基础上,沃勒斯坦指出,世界体系的长波每40-50年重复一次,每一周期的停滞期都给世界体系中生产格局的重组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并为下一周期的扩张做准备。周期性节律不仅使世界经济体系内部发生相对的位置变动,而且也提供了世界体系长期发展趋势的基本动力。 幻灯片157
C、世界体系的趋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自从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在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地扩展。商品化、机械化、合同化、相互依存和两极化是其基本的五种长期趋向。 2)世界体系是一个多重国家体系。
A、国家和国家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独特产物。国家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之间控制和分配剩余价值提供了一种合法的机制。
B、国家自产生起就存在于国家体系之中,在国家体系的变化过程中存在两重过程:一是中心区的“中心化”过程, 二是边缘地区的“边缘化”过程。这一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C、世界政治存在霸权周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自产生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霸权周期,产生了三个霸权国家,即17 世纪的联合省(荷兰)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霸权和20 世纪的美国霸权。
3)世界体系还是“多元文化体”
自从近代革命和科学至上主义风行以来,“追求科学”成了文明的象征,这一思潮随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向全球的扩展,而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明,这种文明长期压抑其他非西方文明。 4)体系的终结
沃勒斯坦对现有体系充满强烈的否定态度。现有体系已接近“周期的结束”。未来世界体系文明将面临其他的可能性。
世界体系论的内在缺陷
首先,世界体系论对现代化的理解失之片面。事实上,资本主义化除了工业化、世
界性的经济剥削和两极分化,还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重要变迁。
其次,世界体系论的“结构决定论”(外部因素决定论)过于僵化。整体研究法忽
略了具体国家不同历史对期的特殊发展过程,忽视了对具体国家发展道路的探讨,缺乏实际应用性。 再次,世界体系理论对经济体系与政治体系的相互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沃勒斯
坦认为,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经济地位决定它的政治地位。这一观点有悖于现实。尽管
资本主义对于民族国家的产生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政治系统也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不是完全由经济决定的。
最后,世界体系理论陷入历史悲观主义与怀疑论的泥沼。沃勒斯坦认为,虽然世界体系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这使得它能在500年间度过一次次的危机,不断巩固和完善,然而,它本身固有的不平等和由此引起的各种紧张关系始终不能消除,致使它如今已进入“混乱的告终” 时期。于是一种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和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新的世界体系将取而代之,这就是“社会主义世界政府”。但是,新体系究竟什么样,如何产生,沃氏却认为难以预测。由于他对未来体系设计的模糊性、空想性和不可控制性,导致沃勒斯坦在否定之后无所立论,怀疑之后无所创新,最终陷入了历史悲观主义。 总结
1、世界体系是一个由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文明三个部分组成的实体。世界体系在16世纪的欧洲首先形成,然后扩展到全世界。
2、现今的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体系,存在着中心、准边缘和边缘三个层次。 3、沃伦斯坦认为世界体的关键是世界体系中存在着两个范畴的运动,一是阶级范畴的运动,二是地理范畴的运动。
八、结构性权力
1、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美国中心”的批判
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说带有明显的欧洲风格,理论细腻,立论严谨,充满文化和
哲理,同美国人在理论上的粗造、片面和夸夸其谈(霸气和说教)恰成对照。
过分注重与经济学的攀比、忽视国际政治经济学内在的特点是斯特兰奇对美国同行的第一个批评。
把国际政治经济学看成是有关国家对外政策的分支学科是斯特兰奇对美国同行的第二个批评。
从理论脉络来看,斯特兰奇既继承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权力政治研究的结论,同时又吸收和发展了相互依存理论,她的许多分析是以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在深化为前提而展开的。
斯特兰奇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贡献是在于提出了与美国学者不同的概念与 范畴特别是她对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要胜吉尔平一筹。
斯特兰奇主张必须首先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即财富、安全、自由和民主四个观念入手,通过其不同组合,来认识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大家庭:首先考虑公正和平等;封闭社会:安全与程序;市场社会:财富和效率)。其国际社会——价值观念——国家与市场的三段式理论,比之只关心国际社会中美国霸权的美国学者确有高明之处。
2、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的四种结构性权力
在阐述了社会基本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制度的不同之后,她又提出了是权力决定了财富、秩序、公平和自由的各种组合模式的问题。
她提出,在国际社会里主要存在两种权力。一种是联系性权力,是甲靠权力迫使乙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对过程或结果的控制。另一种是结构性权力(石油公司和产油国)。结构性权力是决定办事方法的权力,是构造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权力,是决定政府与人民,国家与市场之间相互关系框架的权力。
斯特兰奇强调,结构性权力更为重要:
A、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越来越难以区分。
B、结构性权力是分散和隐含的,是由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个各不相同
但互有联系的的结构组成。权力就是通过这四种结构对特定关系产生影响的。因此,权力不只存在于能提供安全的人那里,而且也存在于能控制信贷和金融的人那里,也存在于掌握了知识的人那里。
在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结构的后面是财富、秩序、公正和自由四大基本价值观念在起作用。
斯特兰奇以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为基础,又出现诸如贸易、援助、能源、运输等次结构性权力来说明国际社会各个层面权力的形成、结构和使用。
在分析中十分强调价值观念、知识和文化因素,使得斯特兰奇的理论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的欧洲学术气质。
九、广义相互依存轮与狭义相互依存轮的关系
广义相互依存论是由经济学家库珀等人为主体创立的关于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的论述。可归纳为“三化”,即经济问题政治化、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
广义相互依存论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初之间的20年中,世界经济中各国之间相互联系飞速扩大、相互影响急剧增加的事实为依据的。
狭义相互依存论是以国际政治学家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等人为主体的把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与国际政治中权力概念相结合的复合相互依存论。复合相互依存论的重心是如何利用国家的权威对相互依存进行管理,如何把不对称相互依存关系所孕育的权力资源转化为国际关系中的现实权力,其关键是两性,即敏感性和脆弱性。 狭义相互依存论的实质是对经济依存关系的的政治分析。其核心是探讨经济相互依存在竞争性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国际制度 1、定义:
相互依存论都是主张以推进国际合作来消弥战争维持和平的。广义相互依存论充满自由色彩,对未来的国际村和国际国家充满憧憬。狭义相互依存论者主张通过国际制度的建设来推进国际合作。
基欧汉和奈把国际制度定义为由国家制定的相互依存关系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具有控制性的安排。克莱斯纳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关系中某一特定领域中反映行为主体的原则、规范和政策决定程序的各种明文条例和默契。他们认为国际制度大体有三种形式:
2、形式
A、国际制度可以由国家之间的协议或条约组成:核不扩散、海洋制度等。 B、国际制度也可以是建设性的正式安排,而无论是否实施:国际新秩序。 C、国际制度也可以是仅仅暗含的:战后美加、美日关系。
共同点:避免无政府状态、降低冲突潜能、实现有控制的发展。 3、奥兰˙杨的分析
A、国际制度由权利和规则、决策的程序和手续、使人遵守制度的机制构成; B、国际制度能否有效取决于制度的形式是否合理、组织是否明确以及政策手段的强弱; C、国际制度是动态发展的。
他提出,尽管在制度的创立和维持中存在着主导权之争,但从本质上看,任何国际制度都是一个对等的、自由支配的国际机制。
十一、软权力论
2、软权力的含义
丹尼斯 ·朗在《权力论》 中提出 ,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 ”,有武力、 操纵、 说服、 权威四种形式。
汉斯 ·摩根索认为权力是力量加影响力。 约瑟夫 ·奈硬把权力分为硬权力和软权力。
硬权力即一般意义上的军事、经济科技力量和资源禀赋。指的是通常同诸如军事和
经济力量那样的具体资源相联系的硬性命令式权力 ( hard command power) ,它通过借助“ 大棒” 威胁或“ 胡萝卜 ” 引诱 ,直接迫使他人改变自己的意志或者行为 ,强迫他人做本不愿做而违心的事;
软权力是指一国的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确立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的能力。是与诸
如文化、意识形态和规则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的决定他人偏好的软性同化式权力 ( soft co - optive power)。它依赖于吸引力而非强制性手段 ,让他人心甘情愿仿效追随、自愿接受你想要的东西。
3、软权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文化吸引力
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吸引力 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 知识和信息力
国民的整体素质与民族凝聚力 政治领导力
4、软权力的基本特点
软权力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发挥作用 软权力具有较大的非垄断性和扩散性 软权力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软权力的有效运用常常需要硬权力的支持 5、软权力理论的局限性
软权力是相对硬权力而言的 ,这是奈教授人为的划分。二者之间是何种关系 ,在范围、
界线上如何划分?迄今也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
其次 ,软权力的大小难以具体衡量测定。软权力资源量化分析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
步提高。软权力对一国的对外行为产生了多大的作用 ,这点还需清晰化。
最后 ,软权力的构成要素在奈的著述里前后提法有出入 ,也不太完备 ,甚至有些要
素之间有重叠之嫌。 6、软权力理论的现实意义
“ 软权力 ” 理论促使中国更加重视发展自己的软权力 ,有助于全面提高国家的综
合国力 ,提升国际竞争力。
重视发挥软权力的优势 ,有助于国家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和对外政策的目标。软权
力因素正在直接影响或参与外交决策以及外交政策的实施 ,直接影响到国家战略的自我定位、 对外阐释以及辐射范围。
大力加强软权力建设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的助推器。
十二、国际公共商品学说
1、 金德尔伯格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宰和领导》中表达了他将国内公共商品说引入国际关系的思想,强调了其在国际秩序稳定中的重要意义。按照金德尔伯格及另一位国际公共商品论者奥尔森的界定,国际公共商品大体可以列举如下:
(1)与国内自由经济制度相对应,国际上也应该有一个保证国际经济交往的自由贸易体制。具体的是:稳定的货币体制、自由贸易体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公海的自由航行、度量衡的标准化等。
(2)与国内的治安相应的国际安全保障体制。 (3)与国内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应的国际经济援助体制,也即是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有效经济技术援助。
2、国际公共商品的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际政治体系中不存在通过投票建立按自己偏好去提供国际公共商品的世界政府。 二是国际政治体系中白搭车现象不仅严重而且无法消灭,从而导致国际公共商品的供应永远赶不上需求。
十三、现实主义国际贸易理论——贸易保护主义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一般来说,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 1、(美)汉密尔顿的保护主义学说
背景:18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英法的工业发展很快,
而美国相对落后,为保护国家经济不被英法控制,美国独立后的第一位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于1791年向众议院提交了《关于制造商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保护幼稚产业论和贸易保护政策。
观点:认为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不能被运用于美国,因为美国还不能同欧洲的先进
国家在平等条件下进行贸易。政府应当对国内新建立的幼稚工业予以特别的保护和奖励,待其成长起来后,方可取消保护,与国外展开竞争。
2、(德)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著名政治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于1791年提出的, 但真正全面论述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是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从当
时德国相对落后的状况出发,提出要以征收高关税的办法对其新兴工业进行暂时的保护,以免被当时先进的英国工业挤跨。
十四、WTO与GATT的区别
A、国际地位不同 B、涵盖范围不同 C、争端解决机制不同
十五、贸易摩擦政治化的内在机制
布鲁诺•弗雷的精辟分析:在各个发达国家内都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市场。贸易保护的需求者是特殊的选民集团、厂商和以特定产业为母体的政党和议员。贸易保护主义的供给者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选票和权力是贸易保护主义供需双方交易的筹码,政治权力,特别是外交谈判是实现供需平衡的途径。这就是贸易摩擦政治化过程的内在机制。同时也是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互动机制。简言之,对某些特定选民集团和企业来说,他们无需去提高国际竞争力就能获得利润最大化。
国际竞争力越差的行业和企业越是对政治外交有兴趣。反对贸易保护,主张降低关税
的人和势力是存在的。主要有两类:一是跨国公司。同时又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赞同者,它从不原则上赞成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具体问题上,又是提高关税和设置非关税壁垒的极力提倡者。二是消费者。消费者几乎对贸易谈判和贸易政策没有影响力。关税水平和关税的变化,主要是根据政治领导人、政府官员作出的政治决定而确定的。贸易政策在任何时候都是为国内政治和经济因素所左右的。对政党和议员来说,对自由贸易感兴趣但高度分散的消费者是无足轻重的,而要求贸易保护的压力集团则可能通过院外活动施展最大影响。当然,各政党也不能不在金钱和贸易政策上保持一个适当的均衡,以尽可能取得足以上台执政的选票。政党政治中对贸易政策的最佳均衡应该是资源增值形成的当选概率正边际效应等于资源流失造成的负边际效应。行政机构是关税形成的重要行为主体。当事国官员进行的国际贸易谈判只是表层现象,其根源是在于国内政治和经济。一国政府是采取贸易保护还是采取自由贸易的决定因素在于国内政治经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
十七、战略型贸易政策
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战略性贸易政策指主权国家以赶超为目的,运用国家的力量,为建立和形成比较优势而在贸易领域里所作努力的总和。往往辅以产业政策、补偿政策以及经济外交。理论基础在于克鲁格曼提出的比较优势的流动性和人为性。
克鲁格曼认为,积极贸易政策比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国家。首先,国家通过各项政策帮助本国跨国公司获得规模效益,扩大本国的经济总量;其次,比较优势是可以人为的,比较优势的外溢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一个部门的知识创造可以使其他部门受益,并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在技术创新成为国际竞争主要因素的情况下,政府干预贸易支持本国跨国公司在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上读占优势,从而确保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跨国公司关系密切,跨国公司影响商品价格,人为地制造和转移比较优势。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不完全竞争促使国家制定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做法是奖出限入。一是阻止他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工业上先发制人战术”。特别要阻止外国的跨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补贴本国企业。二是支持本国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使本国公司拥有动态的技术优势。三是在国际舞台上运用国家权力,通过威胁、许诺、贸易谈判及其他办法,改变贸易体制,使之有利于改善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增加赢利机会(相互)。
战略性贸易政策以高科技产业优势为基础。为获取特定产业的主导权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是通过产业政策的培育和扶持;二是从贸易角度予以保护。产业特指高科技产业。对高科技产业的保护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因为高科技产业具备了经济霸权争夺对象的所有条件。首先,高科技产业对国际关系直接产生作用,直接影响国际政治格局。其次,从贸易角度来说,高科技产业有着明显的学习效应、收益递增和规模经济效益。例:现在各类计算机的内储存器的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英特尔公司的产品。
一种新产品能否率先进入市场并站住脚,实际上是巨型跨国公司和国家之间经济霸权争夺战的关键。新的优势在形成和凝聚之时,国家的保护是不可缺少的。 2、产业政策、补偿政策和经济外交
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对国际贸易进行管理、调节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体。贸易只是产业的延伸。“奖出限入”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在进出口层次上的表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真正出发点还是产业政策,在特定领域中,排除竞争,最终达到提升本国经济福利的目的。
产业政策是由政府出面培育和保护无法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快速成长的特定产业。实施产业政策有两个途径:一是政府出资或自身从事开展研究开发,以某一产业的技术革命来影响国际竞争。技术优势将决定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格局;二是为培育新的比较优势而
选定一些具体的工业和技术提供财政税收的优惠,促使其迅速成长。
补偿政策是国家为了保证经济产业结构顺利进行而实施的社会补偿措施,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是产业政策的补充和保障。政府为经济活动中受损特别惨重的社会集团和阶层提供补偿。补偿的形式是多样的,如职业训练、就业、斡旋、提供社会保障、保证公正社会待遇等。否则,这些社会集团和阶层将会成为本国对外关系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库尔德独立、阿族与塞族的冲突。 经济外交是指在对外政策上,为实现某国的诸项经济利益而由该国政府动员本国的各种资源用于对外交涉的一种方式。即是以实现各种经济利益为目的,借助经济手段进行的外交活动。还被用来弥补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弱点,用以追求政治与安全上的利益。
经济外交的核心仍然是运用外交手段来维护主权国家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经济利益,或利用贸易投资上的某些优势来谋取政治上的利益。战略性贸易政策既是经济外交的重要一环,又是经济外交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拓展贸易作为本国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
十九、特里芬困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理论上:特里芬困境、 “n-1”问题 实践上:各国挑战美元
1、“特里芬困境”。罗伯特•特里芬60年出版《黄金和美元危机》。认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内部,清偿能力的创造机制和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矛盾。靠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来获得清偿能力的,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各国则断绝了国际储备的来源,但是,长期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必然会破坏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对美元信心的丧失就会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一本名叫《黄金和美元危机》的专著,揭示了美元汇兑本位制的主要缺陷,即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在美元-黄金固定汇率制下,美国政府保证35美元可兑换1盎司黄金,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而美国的黄金储备无法应付所有债权人的兑换,美元按固定汇率的可兑换性必然受到人们的怀疑,从而产生对美元的信心危机,这证明清偿能力的创造机制与国际对该制度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 2、n-1问题(约翰.威廉森)
是固定汇率下各国国内经济政策与国际稳定之间的政治冲突。其核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调整机制的失灵。任何一个n-1国家都可以自由改变它的汇率,但是只有一个国家,作为定值标准的n国不能改变它的汇率,如果所有国家,包括本位货币国为了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为某种国内政策目的而改变货币汇率时,那么相互之间就会发生冲突。
美国从对付苏联的需要出发,使其国内经济利益服从于国际政治利益,允许欧日改变汇率。在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具有的调整机制实际是美国允许其他国家自由改变其货币同美元的比值。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使美国改变了其对盟国汇率政策的“宽厚的忽略”,美国滥发货币,使美元充斥国际金融市场,由于经济相互依存的发展,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通过固定汇率被转嫁到其伙伴身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国家目标(国内经济政策)和国际秩序(货币体系)之间潜在冲突(管制外贸和外汇则引起危机,放弃国内经济稳定则又政权不稳)。
二十、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主权是一个民族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一切事务的固有的最高权力。一是内部主权;二是外部主权。国家主权最有独立性、自主性和排他性。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发生了五个方面的变化:
1、国家主权的限制和延伸:
全球化说到底是相互依存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化。相互依存一方面是利益和权利;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限制(国际贸易、IMF、欧洲货币一体化等)。主权变化是沿着两个不同方向展开的。首先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排他性的倾向进一步强化。其次是主权的对等共享倾向也在发展。在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出让一部分主权,以换取分享其他国家的一部分主权。使这两种成反方向发展的倾向形成统一的是国家利益。
2、危机的传导和主权:
外部的政治经济形势恶化可能成为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原因:一是全球化的进展使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紧密相连,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格局。二是信息的全球化,他国的政治危机和经济恐慌就成了邻屋的火灾,不能不引起关注和反应。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 3、全球问题对主权的侵蚀:
小国图瓦卢国全国被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借全球问题公然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粗暴地践踏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如:亚马逊森林。随着各方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国家协议和条约,并组建了相应的国际机构。但是这些条约、协议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和起草的,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使它们履行条约的条件成熟,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主权被削弱和限制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含氟量00年减至0。 4、非国家行为主体对主权的分享:
非国家行为主体大体上有三类,一类是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各种政府间国际组织;一类是以绿色和平组织为代表的民间的、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此外,跨国公司也是现今国际社会中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组织的权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各主权国家的让渡和国际法、国际条约界定的共识;二是国际组织所拥有的经济、技术影响和手段。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功能仍是绝大多数国家所需要的。国际组织具有政治障碍少、灵活性强的优势。各方利害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单靠当事国双方是很难解决争端,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分享,实际上是国际关系中国际协调和国际机制的地位正在上升,作用正在扩大。 5、民族国家的主体地位:
国家仍然是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国家主权是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基石。国家利益决定国家主权。全球化的进展,使国家利益的内涵外延都在发生变化,国家主权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必须要坚持两点论。全球化在限制一部分国家主权的同时,又相应地共享他国的主权,二者都以国家利益的需要为转移。全球化既给国家主权带来收益,也需要主权国家承担相应成本。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主权的让渡、共享、限制、延伸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基轴而展开的。
二十一、新安全观
1、要素:
首先,安全主体的多元化。安全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国家。出现了人的安全、社区安
全、国家安全、地区安全、全球安全等种提法。
其次,安全要素的多样化,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环境等领域里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使这些因素对安全的影响日益上升,成为新的安全要素。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随着网络经济而频频出现的黑客是极好的例证。
第三,安全结构的综合化。是指影响安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安全结构综合化的意思是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和环境等众多新要素的重要性已经出现了超过领土、人口、资源和政治主权等传统安全要素的势头。
第四,安全手段的复合化。在传统安全观内,军事手段居支配地位。军事手段来维护安全是一种零和游戏,在新安全领域里,往往追求的是双赢。新安全因素要求人们更多地通过对话、协商方式来谋求和巩固安全。安全手段的复合化的另一个含义是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第五,安全性质的不可分割性。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已经成为共识。都认为在相互依存的国际社会中,任何单方面安全措施都无法保证自身安全,只有考虑对手及其他人的安全才能真正有效地满足自身安全要求。强调对话与协调。
2、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有两个层面,首先是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结构和体制;其次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相应的国际政治保证。基点是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经济发展不受威胁。经济安全的提出反映了全球化经济波动所具有的强烈的相关性和杀伤性。它有国内经济安全和国际经济安全两个侧面。前者是指一国的经济体制和秩序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正常运转。后者是指国际经济制度与秩序是否能保障各国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迅速有效的危机管理和调节能力。加强经济安全的根本途径是不断加强知识资本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强化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确保自身经济利益不被侵犯,同各类国家开展经济合作,以保持和谐的国际经济环境。 人的安全是把安全的基点放在一个个具体人的身上,所有个别人的安全有了保证,国家和全球的安全就有了保证。其内容有七个方面:人的经济、粮食、健康、人身、社区、政治安全。
二十二、综合国力
1、 综合国力理论:
20世纪40年代汉斯•摩根索就有论述。他认为,国力就是规定国家行动方式的人力与物力的总和。国力的九个构成要素是:地位位置;天然资源;工业生产能力;军备;人口;国民性;国民的士气;外交的质量;政府的能力。
70年代,国力研究由定性转向定量。代表是克莱因及其国力方程式(重视精神因素)。克莱因认为,国力由基本实体C(100分,人口、领土)、经济能力E(200分,GDP、产业结构)、军事能力M200分、战略意图S(0.5-1国家根本利益的体现)、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W(0.5-1国民凝聚力、政府领导能力和效率、国民对国家战略和利益的关心程度)。克莱因方程式:PP=(C+E+M)*(S+W)
日本对国力中的经济科技因素十分重视,1987.5日本经济企画厅研究小组首次正式使用了综合国力一词,提出应该从生存能力(当国际上发生危机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能力、防卫能力、国民士气与同盟国的友好关系)、谈判能力(谈判国以本国意志行事的能力,军事力量、战略物资、技术和经济力量、外交)和国际贡献能力(在国际体制中采取主动,通过对国际体制的运行管理来为国际社会作贡献,经济力量、金融力量、科技力量、财政力量、对外政策的一致性和在国际社会的活动能力)三个方面综合地评价和计算。形成综合国力的七个方面:基础力量(面积、人口)、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力量、
文化力量和信息力量。
黄硕风对综合国力的表述: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其对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由于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各国的综合国力一方面有很强的竞争性,另一方面又有明显的互补性。黄硕风的动态方程式更加突出经济、科技因素,注重各种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国力在不同结构中的动态性:
dYt/dt=ρYt(1-Yt/M) Yt=Kt*(Ht)a•(St)β
Yt是t时间的综合国力函数。ρ表示国力年增长速率,M表示国内外环境所能容许的系统变量最大值。Kt表示协同程度,即由政治体制、政策有效性、政府效率所体现的组织协调能力,Ht表示综合国力的硬变量(硬权力的发挥程度),St表示综合国力的加速度即精神因素的变量,a和β分别表示发达和稳定程度。
二十三 、跨国公司的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后果)
一、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与母国的政治权力相互补充:
1、从根本上说,跨国公司是其母国的国际地位和权力影响的经济基础。 2、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是保护和巩固其母国政治军事实力的主要手段。 3、跨国公司是其母国外汇的主要赚取者。
4、跨国公司是其母国政治影响、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者。 二、跨国公司销蚀了国家主权(斯特兰奇)
跨国公司掌握生产结构中的三个关键因素:技术、资本和销售网络。这意味着它可以与国家一道对民族和全球经济发展进程发号施令。她强调,经济全球化把权力从国家转向市场、从政府转向企业,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发展经济本身就是政治,经济实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国家主权的完整和尊严,政府只是国家的看门人。因此,母国政府同本国跨国公司讨价还价,东道国政府与前来投资的跨国公司之间的权力制衡都是现代国家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事。
三、跨国公司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
生产制造中心的转移是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中心内容,但转移是有层次的,是以技术垄断和内部利润控制为前提的。发展中国家被置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技术开发的边缘及消费的外围的状况并未发生多少变化。
四、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与母国的政治权力相互补充:
1、从根本上说,跨国公司是其母国的国际地位和权力影响的经济基础。 2、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是保护和巩固其母国政治军事实力的主要手段。 3、跨国公司是其母国外汇的主要赚取者。
3、跨国公司是其母国政治影响、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者。
二十四、欧洲一体化的三大支柱:
区域经济合作五种形态: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维系合作、推动联合的三大支柱:
1、关税同盟:共同关税壁垒,促进内贸、抵制外来冲击。 2、共同农业政策:
(1)通过价格对区内外农产品生产进行调解。设定目标价格(最高价)、干预价格(最低价)、门槛价格(最低进口价)。
(2)设立共同农业基金,用于农产品出口补贴、干预性收购和规避汇率风险、改进生产手段、提升农业生产结构。
3、单一货币:早在1971年2月,欧共体部长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在欧共体内分阶段实施经
济和货币联盟的计划,1978年12月,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创建欧洲货币单位ECU。1986年5月关于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文件通过,发行单一货币势在必行。1991年12月,马约又给单一货币的发行规定了具体的时间表。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是巩固和扩大政治经济联合的保证。
二十五、亚太经济合作的特点:非制度化
1、以多样性为前提的对话协商型合作机制。民间机构的广泛参与APBC、PECC。 2、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全方位开放机制。
3、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多层次动态赶超机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