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开篇词
人生常常面临种种选择,在生与死、义与利面前,是舍生取义,还是见利忘义?文天祥的选择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康有为的选择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革命烈士夏明翰的选择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裴多菲的选择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他们的选择光照人寰;他们的精神,烛照千古。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诱惑,我们是否应当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正确选择呢?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4.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理思路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选择,同时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想要“鱼”和“熊掌”同时兼得,那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那么,在关键时候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鱼我所欲也》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1)不为(wéi)苟得也
(2)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3)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2.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
(1)通假字
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辟”通“避”,躲避 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得”通“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吗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一词多义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吗”。
蹴尔而与之:给予。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而:蹴尔而与之:表修饰。
乡为身死而不受:表顺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接。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并列。
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在句首,连接句子,那么。
1 .
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却。 为:故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
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对,向。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由是:由是感激:因此。
由是则生:采用这些手段。 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 苟: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人皆有之:代词。 宫室之美:的。 3.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此之谓失其本心。
【交流点拨】(1)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4.朗读指导。
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教师点拨并用多媒体显示归类) (二)整体感知
1.课文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简要概括大意。
【交流点拨】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2 .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2.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先举正面事例,再举反面事例,告诉人们“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四、拓展延伸
1.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2.美味“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3.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g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第二课时 深入鉴赏悟内涵
一、新课导入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新时代的“舍生取义”是指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 (2)所恶有甚于死者wù,动词,厌恶。 (3)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4)一箪(dān)食 dān 名词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 (5) 蹴(cù)尔而与之cù 动词 用脚踢。
(6)乞人不屑(xìe)也xiè 动词 认为值得,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 A.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3.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3 .
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2)“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 (3)“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非独贤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交流点拨】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交流点拨】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教师小结】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3.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生甲:运用了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
生乙:运用了事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生丙:运用了比喻论证。鱼与熊掌的比方就是比喻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论证的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交流点拨】“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二)思路探究
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交流点拨】生甲:这个说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
4 .
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生乙:这个说法没有道理。第一段提出论点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第二段则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先讲道理,再摆事实,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道理和事实分做两段,比较合适。 (三)语言品析
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交流点拨】生甲:运用了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生乙:运用了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生丙:运用了排比。课文通篇皆是排比,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主旨探究
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观点是一致的,请结合历史事实谈谈孔孟的观点对后世仁人志士的影响。
【交流点拨】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在利益面前,要经受住考验,要舍生取义,要有羞恶廉耻之心,不要丧失了人的天性,本心。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慷慨就义;谭嗣同在变法维新失败后,不肯逃亡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也不肯泄露党的机密,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民族英雄正是从孔孟的学说里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才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而舍生取义的。 四、板书设计
鱼、熊掌—→生、义—→舍生取义 人 正 生、欲—→甚于生—→不为苟得 应 面 死、恶—→甚于死—→不避祸患 义重 保 反 欲——→莫甚于生——→何不为 于生 其 面 恶——→莫甚于死——→何不用 本 正面:行道之人、乞人——→弗受、不屑 心 反面:不辩礼义—————受万钟—————→失本心
五、拓展延伸
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学习了《〈孟子〉两章》和《鱼我所欲也》之后,你对孟子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请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甲生: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乙生: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丙生: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
5 .
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丁生: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战国末期大约最后十年,秦国相继翦灭六国,吞并了原为六国附属的若干小国。当时,秦国的兼并与其他六国的反兼并矛盾空前尖锐。一些国家屈服于秦的淫威,“割地贿秦”,但也有不少国家,敢于起来抗争,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机智果断、勇武兼备的爱国者——唐雎,一起来感受他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深入虎穴,并与之斗智斗勇的故事,相信你心中定然升腾起一股豪侠之气。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 3.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5.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接触《战国策》里的又一个游侠勇士——唐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祲(jìn) 缟(gǎo) 傀(guī) 挠(náo) 2.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3.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
(1)秦王不说(“说”通“悦”,愉快)
(2)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3)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 (4)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 4.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古:即使如此;今: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6 .
(2)“非若是也” (是:古:这样;今:判断动词) (3)“休祲降于天” (休:古:吉祥;今:休息) (4)“虽千里不敢易也” (易:古:交换;今:容易) (5)“长跪而谢之曰” (谢:古:道歉;今:感谢) 5.一词多义。 (1)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依次为:派遣、出使 使人谓安陵君曰 派遣 (2)徒:
亦免冠徒跣 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 仅仅 (3)夫:
此庸夫之怒也 成年男子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句首发语词,无义 (4)然:
虽然受地于先王 这样
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5)以: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用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 以头抢地尔 把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依次为:凭借、因为 (6)之:
聂政之刺韩傀也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结构助词,“的” 长跪而谢之 音节助词,无义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代词,代“它”指土地 (7)于:
受地于先王 从 唐雎使于秦 到 休祲将于天 从 仓鹰击于殿上 到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词类活用)。
(1)天下缟素 缟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丧服。
(2)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3)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7.作者链接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8.文体链接。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略言论,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1国共33篇。 9.背景链接
7 .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士”,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士”的地位也出现上升或下降,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揽“士”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一)翻译课文
疏通文意:请同学们在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翻译全文。同桌之间相互翻译、相互纠正。 (二)初步感知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交流点拨】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4.你如何评价唐雎?
【交流点拨】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凛然。 四、拓展延伸
思考:唐雎的人物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交流】提示:1.面对不良风气,面对歹徒,我们应当怎样斗争?
2.当国家有难时,我们应当怎样做?(如在台湾问题上有人挑起事端;如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如藏独分子猖狂肆虐)
3.在平日的生活中,今后的岁月里,是否该做一个有主见、有原则的“大写”的人呢? (设计意图:将由文本生发的思索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使学习语文向学习生活的广阔天地迈进,并借此感受崇高的人格魅力,渗透情感道德教育。)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文意,并初步感知了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从中得到说话的技巧。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1.在课文中找出表称谓的词,并加以解释。
(1)寡人:诸侯对自己的谦称,相当于“我”。 (2)君: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3)臣:我。 (4)吾:我。
8 .
(5)公:相当于“先生”,对别人的尊称。 (6)先生: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 技亦灵怪矣哉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与臣而将四矣
(“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泯然众人矣
(“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注: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课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让学生熟悉、积累更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3.理清本文的结构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唐雎胜利。
4.分段品析 第一段分析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交流点拨】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3)概括段意。
【交流点拨】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 交待唐雎使秦的原因,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分析
(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交流点拨】有恩于安陵君。
(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交流点拨】不是真心话。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
9 .
饰欺诈,让安陵君扩大土地遭婉拒说是逆寡人和轻寡人,是威。 (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交流点拨】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子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 (4)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由有何异同。 【交流点拨】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
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的人物不同。唐雎的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第三段分析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交流点拨】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
(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交流点拨】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跟秦王拼命的内心活动。 第四段分析
(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
【交流点拨】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交流点拨】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5.人物赏析
(1)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秦王: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2)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交流点拨】感悟和启发:①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
③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6.写作方法探究
(在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用的手法。)
(1)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两个对立的形象。
【交流点拨】对比:秦王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长跪而谢),唐雎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通过对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衬托:安陵君大敌当前有一国之君的见识,但无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衬托出唐雎的过人之处,最后完成使命得到印证。 (2)本文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①通过对话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体现在第一段。
②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不同性格:安陵君貌似恭顺,实则坚定;唐雎智勇双全,不畏强暴;秦王骄横狡诈。 ③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3)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10 ..
【交流点拨】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突出文章中心——唐雎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 四、板书设计 开端 安陵君 愿终守之弗敢易 (明辨之) 秦王(秦使主子) 以五百里易安陵 (利诱之) 逆寡人轻寡人 (盛气凌人) 天子之怒 (武力恐吓) 长跪而谢(折服) 唐雎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从容答辩) 布衣之怒 (针锋相对) (不辱使命) 发展 高潮 结局 贪得无厌、奸诈狡猾,从容镇定,不畏强暴,人物形象不屈不挠、善于用人的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评价 封建统治者。 者。 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1.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你能搜集一些吗? 【交流】毛遂自荐、蔺相如完璧归赵、晏子使楚、荆轲刺秦 2.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 【交流】荀子: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刘勰: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西方:世界的三大战略武器:口才、美元、电脑。 《圣经》: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何为赠序,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2、把握本文因事说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语言风格。 3、辩证看待学习中的难与易、苦和乐。
【知识链接】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并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为明“开国文臣之首”。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的文字,内容多是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的文字 【预习导学】 一、熟读课文,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并解释。
嗜( )学: 逾( ): 硕( ):
俟( ): 衾( ): 烨( )然: 叱( )咄( ): 皲( )裂: 媵( )人: 容臭( ): 负箧( )曳( )屣( ): 。
11 ..
2、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① 四支僵劲不能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滕人持汤沃灌 3、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走送之 古: 今: ②日再食: 今: ③滕人持汤沃灌 古: 今: 4、一词多义
(1)至 礼愈至( ) (2) 以 无从致书以观( ) 至舍 ( ) 以是人多以书假( ) 而 足肤皲裂而不知( )以衾拥覆( ) 久而乃和( ) 计日以还( ) (4)之 弗之怠 ( ) 走送之 ( ) 当余之从师( ) 慕圣贤之道 ( ) 5、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 ② 腰白玉之环 ③录毕,走送之 ④余立侍左右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能用原文时请用原文):
1.文章主要是以作者自身 经历,勉励马生读书当 且 (用原文)。
2.为说明上述问题,作者用了四个切身事实说明问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 ② ③ ④ 3.为解决无书以读的困难,作者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请用原文回答)?
①
12 ..
② 结果如何(用原文)? 4.作者如何克服无师以教的困难?(用原文)
① ②学习态度, ③老师脾气不好时, ④老师气色缓和时, 结果如何?(用原文) 5.作者奔走求师,克服了哪些困难?(用原文)
① ② ③ ④ 【合作学习】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用原文回答)
书: 师: 衣: 食:
住: 行: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3、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用原文回答)
4.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作者写到自己住读生活之苦时,运用了 写法,突出自己“中有足乐”,淡化“口体之奉”,展现苦中求学的精神。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古人一些其它苦中求学的典故吗?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精神?
2、分别写出含有“书”和“勤奋”含义的名言警句各一例(4分)。
(1)书: (2)勤奋: 【达标检测】 一、基础知识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13 ..
嗜学( ) 假借( ) 弗怠( ) 逾约( ) 加冠( ) 硕师( ) 叱咄( )( )俟( ) 拥衾( ) 媵人( ) 负箧曳屣( )( )( ) 皲裂( ) 容臭( ) 烨然( ) 被绮绣( )( ) 朱缨( ) 缊袍敝衣( )( ) 3.解释加点字。
(1)余幼时即嗜学: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走送之:(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5)或遇叱咄: (6)负箧曳屣: (7)足肤皲而不知: (8)媵人持汤沃灌: (9)寓逆右备容臭: (1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1)腰白玉之环: (12)无鲜肥滋味之享 4.对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硕师名人与游(结交)援疑质理(提出)
B.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候) C.穷冬烈风(极)不敢出一言以复(说出)
D.余则缊袍敝衣(旧)(破)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留)(留给)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 )无从致书以①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②是人多以③书假余,余因得遍观全书。
1.古文简炼,常省去一些不必言明的词语,请在上文括号内填入省略的内容。 2.解释上文加点的词。
无从致书以观: 。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 。 3.按序号解释“以”。① ,② ,③ 4.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个文段写了什么?(4分)
6.用原文回答,课文是如何解决“嗜学”和“家贫”这一矛盾的?(4分)
7.认真揣摩“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稍”的深刻含义。(4分)
14 ..
参考答案
1.文章主要是以作者自身 求学 经历,勉励马生读书当 勤 且 艰 (用原文)。 2.为说明上述问题,作者用了四个切身事实说明问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幼年抄书之艰②成年叩问之难 ③求师奔走之劳④住读生活之苦
3.为解决无书以读的困难,作者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请用原文回答)? ①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②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结果如何(用原文)?遍观群书。
4.作者如何克服无师以教的困难?(用原文)
① 尝趋百里外②学习态度,立侍右左,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老师脾气不好时,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老师气色缓和时,则又请焉。 结果如何?(用原文)卒获有所闻。
5.作者奔走求师,克服了哪些困难?(用原文) ①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②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15 ..
③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④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6.作者写到自己住读生活之苦时,运用了对比写法,突出自己“中有足乐”,淡化“口体之奉”,展现苦中求学的精神。
合作学习: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用原文回答) 书:无书。借书于藏书之家。 师:无师。趋百里之外。
衣:缺衣。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食:少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四海为家。寓逆旅。
行:不避艰辛。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自知。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对比。以此展现作者一心向学,“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3.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以中有足乐者
4.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身说法,亲切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古人一些其它苦中求学的典故吗?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精神? 囊莹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达标检测】 3.解释加粗字。
(1)余幼时即嗜学:特别喜欢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3)走送之:跑
(4)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行加冠礼 更加 (5)或遇叱咄:训斥 (6)负箧曳屣:拖着
(7)足肤皲而不知:冻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8)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9)寓逆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16 ..
(10)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旧絮 (11) 腰白玉之环:名作动,腰上佩戴 (12)无鲜肥滋味之享:形作名,鲜肥的食物 4、D 二、
3、①来,表目的,②因为,表原因,③用,把,表手段。 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个文段写了什么?(4分) 幼年抄书之艰
6.用原文回答,课文是如何解决“嗜学”和“家贫”这一矛盾的?(4分)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7.认真揣摩“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稍”的深刻含义。(4分) 表现了作者有借有还的诚信;更表现了作者害怕下次不能借到书的心酸。
《词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 2.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的魅力。 3.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渔家傲·秋思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主持“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
二.背景资料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 想象词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长烟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17 ..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3. 赏析下列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头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呢?没说好,也没说坏,只说了一个“异”。
“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
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是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
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突出地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和牢固。在“落日”中,边地的孤城及时地把城门关上了。“城”是孤的,但有“千嶂”环绕,“长烟”笼罩,“落日”照耀,就不显得那么孤独无靠。它是坚固的、结实的、严阵以待的。而城的坚固与否,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而且是合理的。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不只坚守,他们并不满足于坚守,他们还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因为只有这样,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边防军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因此,“燕然未勒归无计”七个字就有着深刻的含义了。
(4)羌管悠悠霜满地
承上启下,深一层强调边防军人想家思乡的情绪,并由此写出全体将士忧国的情状和感慨。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
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
18 ..
4.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3.赏析下列词句。
(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
(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狩猎的壮阔场面,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勃发的英雄气概。
上阕: 写出狩猎的壮阔场面,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勃发的英雄气概。
19 ..
(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 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20 ..
3.赏析下列词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用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有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小结: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满江红(小住京华)
一.作者简介
21 ..
【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 二.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三.细读感悟 1.反复诵读。 2.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激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3. 概括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 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
(1)“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2)“四面歌残终破楚”于冲破家庭牢笼
《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说明自己终
(3)“不因人热”
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
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
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22 ..
5.结合具体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喜悦激动: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冲破牢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苦闷忧愁:
投身革命,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 【课堂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板书设计】
2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