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冕求学(节选)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牧牛陇上_________ (2)窃入学舍_________ [2]翻译句子。 已而复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让我们想到另一位古人也是这样刻苦读书的,你知道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王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鸡
母鸡孵卵,数周成雏①。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②。 注释:①雏:小鸡。②异:不同。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______) A.它的,指母鸡的。 B.别的,其它的。 (2)若遇猫、犬,尽力护之。(______)
1 / 8
A.它,指母鸡。 B.它,指小鸡。
[2]从文中找出与“小鸡们紧紧地跟在鸡妈妈身边,从来不曾远离过”意思一致的句子,并用“_____”画出来。
[3]文中用四个字写出了小鸡遇到危险时母鸡的做法,请用“○”圈出来。
3.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以堙于东海。
[1]将课文补充完整。
[2]下列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后身亡。
B.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C.女娃去东海游玩,再也没有回来。
[3]这篇课文表现了女娃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精卫填海”属于神话故事,我还能写出来个神话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囊萤夜读》,回答问题。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晋朝人车胤学习态度和学识如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因“家贫不常得油”,又时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知道古人勤奋苦读的事例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选择。
(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____)。 A.品尝 B.曾经 C.尝试
(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____)。 A.只有 B.唯一 C.只是
[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___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 [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
2 / 8
B.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C.做事之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地开始行动。
[6]如果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道边又发现了一棵桃树,只有最高的树枝上还长着几个桃子,你认为树上的桃子甜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析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戒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面的字词。
(1)尝:_______ (2)竞走:_______ (3)唯:_______ (4)信然: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你认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把短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尝与诸小儿游(______)A.经常 B.曾经 C.尝试 (2)唯戎不动(______) A.但是 B.唯一 C.只有
[3]王戎不去摘路边李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4]读了这个故事,你能从王戎身上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和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故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一写,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言文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8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虎求①百兽而食②之,得狐。狐曰:“子③无敢食我也!天帝使④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⑤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⑥,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⑦,故⑧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求:寻求,寻找。②食:吃。③子:你。④使:派遣,命令。⑤逆:违抗。⑥不信:不真实,不可信。⑦然:正确。⑧故:所以。 [1]下面对文中画“ ”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跟随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 B.你跟随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没有敢逃跑的。 C.你跟随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D.你跟随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没有敢逃跑的?
[2]从这则寓言中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____,与这个成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这段文字讲述的是_____的故事,本文选自《___》。文中的夸父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2]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小古文阅读,完成小题。
郑人买履(lǚ)
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②。至之③市,而忘操④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⑤归取之。及⑥反,市罢,遂⑦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⑧信度,无⑨自信也。” 注释:
①履:鞋。②坐:同“座”,座位。③之:到……去。④操:拿,携带。⑤反:同“返”,返回。⑥及:到,等到。⑦遂:终于。⑧宁:宁可。⑨无:不。
[1]给下面的“度”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指量好的尺码。 B.量长短。
(1)“先自度其足”中“度”意思是(__________) (2)“吾忘持度”中“度”意思是(__________)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这句话的大概意思。 原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大胆的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8
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子:___________ 折枝: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之:___________ 信然: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再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道边苦李 B.王戎与诸小儿游 C.王戎七岁 D.多子的李树
13. 文言文练习。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
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昔者:____________________争:____________________ 触:____________________折: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外阅读。
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3],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5 / 8
注释:
[1]北人:北方人。 [2]仕:做官。
[3]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2]。” 注释:
[1]比:连续,接连。 [2]贾:同“价”。
[1]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价十倍》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课外阅读。
獐(zhānɡ)与鹿
王雱(pānɡ)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是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1]“王雱数岁时”中的“数”的读音是_____,“数岁”的意思是__________。
[2]“何者是獐”中的“何者”的意思是( )。 A.为什么 B.哪一个 C.哪个人
[3]王雱____(A.认识 B.不认识)獐和鹿,这从文中“_________”可以知道。
[4]请写出画“____”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客大奇之”,你认为客“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轻松阅读快车。
藏王的使者
6 / 8
唐朝( )时,藏( )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内地求婚。内地的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能干。好多国家都派使臣来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使臣们比比智慧,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那里去。
第一次,皇帝让使臣们分出一百匹马中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别的使臣都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禄东赞却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一匹地放到马驹中去。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急忙扑上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二次,皇帝叫人扛来一根两头削( )得一样的檀香木棍。问使臣们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梢。别的使臣都很为难( )。禄东赞用绳子拴住木棍的中央,把它放在池塘里,说:“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
最后,皇帝叫人拿来一块玉石,要使臣们用线穿过玉石上的洞眼。洞眼很小,里面的孔道是弯弯曲曲的。使臣们一个个用线去穿,都失败了。禄东赞一边看,一边动着脑筋。忽然,他看见地上有只蚂蚁,想出了主意。他把丝线拴在蚂蚁身上,把蚂蚁放到玉石的洞眼上。 在洞眼这头慢慢吹气,在另一头放了蜜糖。就这样,蚂蚁带动丝线穿过了玉石洞眼。
皇帝见三道难题全让禄东赞解决了,心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藏王一定更了不起。于是,皇帝让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聪明的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藏王的使命。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 ) 愚蠢——( )
(3)唐朝皇帝让使臣们比智慧,比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朝皇帝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课内阅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本文主要学习古人___________的精神。
[3]再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
7 / 8
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盂(______) 沧(______) 孰(______) 汝(______)
[2]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