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

2020-04-10 来源:吉趣旅游网
第一讲 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意义和任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汉语中,人们习惯于把思想和感情叫做“心”,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心理就是心思、思想、感情的总称,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也就是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人的任何活动都伴有心理现象。通常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都是心理现象。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一个干部刚到某连队工作总是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了解和认识工作对象,“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为”,形成对某一事物的个别方面的认识,这就是感觉。知觉对感觉的综合,是对事物的整体性反映,即把客观事物各方面的属性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映象,在离开刺激物的作用后,有时还要把自己观察的结果保持在大脑里并随时回忆出来,即“话仍在耳,历历在目”,这就是记忆在掌握感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头脑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思维,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反映,它是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人不仅能通过经过的事物回想起来,而且还能想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即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发行而建立新的形象,如指挥员在战前就可根据知识经验构想出未来战斗的场面,建筑师在楼房没有盖起来以前,已经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形象,这就是。想象和思维一样,也是高级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因素。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都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都是为了弄清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过程。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喜、怒、哀、乐、惧、爱、恶、欲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感或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

人在接触客观事物时,不仅有所知(认识),有所感(情感),而且往往有所行。人们为了改造周围环境,改造客观世界,总要事先提出目标,制定计划,并克服困难,把计划付诸实践,这种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力求加以实现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认识、情感、意志,是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分别称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统称为“心理过程”。这三个过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统一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认识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促进认识过程的深化。古语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只有了解细、认识深、才会产生深刻强烈的情感。同样,有了积极的情感,才会产生强烈的愿望,才会产生坚强的意志力,才能提高认识的效率。

人的心理有共性,但也有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性倾向性的不同;二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不同。个性倾向性是指人的理想、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这些心理差异的总和,构成了人的个性心理。例如,同一个连队的战士有的喜欢打球,有的爱好下棋,有的喜欢钻研技术,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兴趣。战士中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暴躁,有的温柔;有的敏捷灵活,有的呆板迟滞,这就是气质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在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就叫个性心理。

人的心理过程加上个性心理,就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全貌。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发展的,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感及改造客观事物的意志行动,就不可能形成个性心理,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可反过来影响心理过程。例如,气质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迥然有异;脾气暴躁者,争强好斗,容易感情用事,气质抑郁的人,胆小怕事,多情善感,行动迟缓。可见,个性

心理与心理过程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从而使人的心理现象变得错综复杂而又千差万别。这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所需要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从理论上探讨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在各种实践领域中探讨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前者由普通心理学完成,后者由各门应用心理学来完成,并由此而产生了许多分支。如年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病理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创造心理学,航天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政治心理学,政治工作心理学,带兵心理学等等。

总之,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二、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什么是管理?古典管理学派认为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这种观点没有清楚地指出管理的实质在于管理者“与个人齐共事,以组织为目标。”现代管理科学派认为: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管理者依照某些原理和原则,程序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协调他人的活动,达到 共同的目标的完成。这就是说,管理必然是一种集体活动,两个人以上才有管理;管理一定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管理是一种盲目的行动;管理必须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不是盲目无计划的行动;管理必须有正确理论和原则的指导;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一起”的活动,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单纯指挥。

军队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挥员依据军队活动的规律,按照建军宗旨、建军路线、方针、原则和条令条例的有关规定借鉴和动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通过组织协调,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要素,充分发挥官兵的积极性,高效率、高质量地加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我军战斗力的活动。

军队管理从层次上来分,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军队基层管理,是指营以下分队的管理。其特点:严格性。军队基层管理必须以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贯彻,确保建立正规的工作、生活秩序,增强官兵团结,培养优良作风,提高战斗力。受制性。军队基层管理服从于军队的上层管理和中层管理。基层管理既要对分队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又要对上级领导和机关负责。其任务的规定、决策、计

划均要制约于我军的中上层管理。综合性。上级管理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无论是军事的、政治的、后勤的都得汇集于分队,通过分队人员的实践去完成。直接性。基层军官直接与战士接触,他们既要“管”又要“干”。因此,基层军官的模范带头、以身作则成为重要,必须注重“让别人同自己一起”的活动。

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军队基层管理相结合产生出来的一门边缘科学,也是由军队基层管理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揭示军队基层管理过程中干部和战士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它研究管理的对象在管理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心理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基层军官与管理对象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基层军官在管理过程中身心发展的心理规律。

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任务,是在探求在基层管理过程中战士个体、群体和基层军官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研究战士个体心理与基层管理。揭示战士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培养、调节和锻炼;战士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诸如:战士理想、世界观的树立和培养,战士需要、动机、目标的调节、激发和导向,战士能力、气质、性格的培养和引导,基层管理中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后进战士异常心理的分析的引导。

2、研究战士集体心理与基层管理。阐明军人集体主义的培养;基层官兵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战士在适应部队、军事训练、婚恋、家庭问题,奖惩等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和引导。

3、研究军队基层管理心理与基层管理。论述基层领导班子的整体优化原则和合理结构;基层领导的心理品质修养,诸如政治品质、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心理诱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三、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一)基层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一般规律的科学。基层管理心理学是运用普通心理学揭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研究军队基层管理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具体规律。可

见,普通心理学的一般规律是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军队基层管理如果离开了心理学的指导,就不能自觉适应新形势下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具体规律是普通心理学一般规律的应用、发展和验证。

(二)军事心理学是研究军事活动主体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与军事科学相结合产生出来的一门边缘科学,也是心理学应用于军事实践的产物。军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军事管理和作战等军事活动的各个方面。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与军事心理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是军事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具体研究军队基层管理中的心理问题。

(三)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与军事管理学的关系。

军事管理是以部队管理工作规律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部队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人员职责、管理的原则、目标、制度和部队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等等。而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则是研究在部队基层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心理学在军队基层管理中的运用学科。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既要以心理学为指导,又要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离开了军事管理学,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也无从产生。但是,基层管理心理学也为部队管理的原则、制度和方法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弄清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理解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要求我们,研究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必须学习和掌握相邻学科的知识,善于运用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解决基层管理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充实发展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内容。

第二节 学习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基层干部战士心理特点及变化规律的研究,增强基层管理工作的效果,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一、有助于管理者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心理学是建立在唯物主义之上的一门科学。它是宗教迷信、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对立物。心理学所提供的原理迫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军队基层

管理心理学中大量的事实证明,官兵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战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积极因素的调动等,都具体说明和验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意识能动性的原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这就为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基层军官学习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坚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基层管理工作。

二、有助于提高基层干部的科学管理水平

搞好基层管理是加强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台。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对基层管理对象的心理研究,可以改善领导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有效地调动战士积极性;对于建立正规化的工作、生活秩序、培养严格的纪委和优良作风,正确处理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各种关系,增强官兵团结,提高部队战斗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管人先管心”管理必须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需要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才学等多种科学知识,其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掌握战士在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地做好战士的思想转化工作,培育出“四有”军人。如果基层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针对战士的心理特点,就不能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个战士的心坎上。实践证明,系统地学习基层管理心理学,掌握管理对象的心理特点,预测他们的思想变化,并用以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三、有助于增强管理者的自身修养

基层管理者都希望自己对战士的管理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管理者在管理对象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者的威信是管理者的学识、品格、能力、管理艺术等各方面在战士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尊敬的反应。对于一个有威信的基层干部,战士不仅乐意接受其教育,而且能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其言行。可见,基层干部的威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战士的心理和言行,也影响着基层干部对战士进行管理教育的效果。所以,基层干部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能力和管理艺术,养成良好的情感、

气质和性格。学习基层管理心理学,能帮助基层干部加强自身的修养,赢得战士的尊敬和爱戴。

第三节 军队基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研究基层管理对象心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指导下,还应根据管理对象的心理特点,注重贯彻以下具体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对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照它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必须在人的活动中客观地进行研究。因此,基层干部必须客观地研究管理对象的心理,切忌把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主观体验掺加进去,进而去判断人的心理活动。基层干部一般都当过战士,具有不同程度的战士心理体验,这对基层管理对象心理的了解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是自己的体验代替客观实际,以过去的经验代替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二)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指客观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人的心理活动不是凝固、静止的,仍要随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因此,在研究基层官兵的需要、动机、态度、行为等心理特点,必须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用民展变化的眼光去探测基层官兵的心理,克服用凝固的、僵化的观点和模式去套那些已经变化的心理现象。

(三)实践性原则

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发展的。基层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在部队基层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只有深入部队基层管理的实践,才能把握所要研究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基层管理心理学的目的是为搞好部队基层管理,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研究的成果也须得到部队基层实践的检验和证实。

这就要求必须从管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入手,而不能离开实践去主观抽象;必须结合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实践“个性”特点,而不能就一般现象研究心理;必须联系我军几十年的基层管理实践,而不能任凭一时的观察活动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心理研究。

(四)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指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和认识,不能把心理现象看做是某种孤立存在的东西去作简单的考察。因为任何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与其它心理现象处于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的,任何心理活动又都是与它的产生条件和外部表现存在于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的。就生理基础说,心理和生理,特别是和神经系统相互联系;就心理的内容说,心理和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联系;人对同一刺激的感受,往往受到时间、地点、主体当时的内部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基层管理心理学研究时,一定要把人放在社会这个系统中,从军人所赖以存在的客观社会关系中,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去考查影响军人心理的因素,而不能割裂联系,去孤立地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有计划对对被试者的言行进行观察了解,并做出心理分析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包括客观观察法和自我观察法两种。所谓客观观察法,就是通过观察管理对象的外部表现(行动、语言等)了解他们心理活动情况的方法。客观观察法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直接的客观观察法是指直接对管理对象的活动进行观察,包括定期和追踪观察。追踪观察对于研究管理对象的心理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新战士到部队后,可采用建立“个人心理档案”、传记和战士自己写日记等形式,始终不间断地积累观察日记和调查资料,分析他们心理发展的情况。这对于掌握战士心理变化的完整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有用。间接的客观观察法是指通过间接的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管理对象的心理活动情况。

所谓自我观察法是指管理对象自己观察自己的内心心理活动,并把它们报告出来,尔后,管理者据此加以参照分析的方法。

观察是研究基层管理心理学的一种方法。无论进行哪种观察,都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1)对所要观察的问题,事先要有基本的了解,做好理论知识方面的准备。(2)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并据此选定好观察对象,拟定好观察提纲。(3)观察要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管理实践活动中进行,务必使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4)要详细记录观察的事实,忌带主观偏见。

观察法的优点在于目的明确,方便易行,长期系统,所得材料比较客观;但也有其局限性:仅能了解大量的一般现象和表面现象,难以把握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

(二)? 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间接了解战士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研究不易从外部观察到的战士内隐的心理活动。调查法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谈话、座谈讨论、问卷等。

谈话法是运用谈话的方式来研究管理对象心理的调查方法。对于及时了解其需要、动机、情绪、意见、思想动态等比较适用。运用谈话法是一门学问。谈话效果好坏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谈话的目的、谈话的准备、谈话的动机、谈话的内容和方式、谈话的言语、语调表情、谈话的场合、双方的了解程度以及被调查者的接受能力等等。

座谈讨信纸法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对管理对象实施心理调查的一种方法。战士大都有好胜的心理,喜争辩,以表露自己“见地正确”与“有学识才华”。基层干部应针对这一特点,开小型座谈会,运用讨论的方法进行心理调查。

问卷法就是根据研究的目的,编制一系列问题,要求调查者对自己的行为、态度、欲望、意见、情绪、认识等作出书面回答,从而了解被调查者的心理活动。

(三)?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总结基层管理工作的经验,分析管理对象的心理活动,从中抽取和提炼出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几十年来,我军基层干部在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研究基层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材料来源。有目的地总结这些成功经验,抽象出军队

基层管理过程中军人个体、群体的心理特征,管理者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在不同条件下心理变化的规律,能产生良好的管理实践效用。

(四)? 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亦称自然实验法。是指在官兵实际活动现场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自然实验法在管理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既可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又可研究个性特征。自然实验法是将观察法的自然性与实验法的主动性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比较适合连队干部测定战士心理。

(五)? 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通过代表性的行为、文字、图表,测量人的智力水平、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差异的方法。心理测验按其目的可分为描述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例如,填写心理调查表、性格测验、兴趣测验属于描述性测验。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属于预测性测验。各种测验的题材方式方法很多,可参阅有关专着。

以上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方法。至于怎样具体运用,要根据问题的性质与研究的目的、条件而定。由于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研究基层管理实践中干部战士心理活动规律时,不宜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而应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