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
作者:梁建东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年第02期
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打开思路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问题是可以假设的,对问题产生的教学情形也是可以作出某种预测的。但是,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状况完全吻合是不可能常有的。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经历、感受不同,当他们的大脑处在积极“活跃”状态的时候,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确定”因素,从而生成许多新的问题。 当课堂生成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简单处理,应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从诗句中体会红军的革命精神。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红军长征不就是逃跑吗?还有什么精神?”这一问一下子牵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都在看我怎样回答。我本想立刻回答学生,以树立教师的“博学”威信。可转念一想,还是把这个问题“送”给学生。于是,我反问:“假如红军不进行艰苦长征,会怎样呢?”学生自发讨论起来,从许多学生的点头、默认中,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发言了。有一个学生说:“假如不长征,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我军受到前后堵击,就会和敌人打硬仗,结果会死去很多人,甚至全军覆没。”我及时肯定了他的说法。“小军事”又站起来兴致勃勃地演讲说:“假如不进行长征,就不会召开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我们的中国革命就不会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现在,你还认为红军长征是逃跑吗?”我问起初提问的那个学生。“不是!”他肯定地说,“这是聪明的举动,是以退为进,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我满意地笑了。新的教学改革实施后,师生关系更亲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像上例学生提出的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适当地加以调控,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方法和思维,还要包括价值意义和做人道理。以上,学生正是在逆向思维训练中联系红军长征的实际背景,进行讨论、辨识,从而深切地明白了红军长征的意义和战略战术,感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课堂上问题的生成还有来自教师方面的,新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已不再局限于较多的采用封闭式的提问,而是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课堂提问更注重“生成性”,顺应学生的学习现状,对理解有误或者理解不深透的地方再提出具有争辩性、想象性、发散性、批判性和兴奋性的问题。如我在教《卜算子·咏梅》时,对“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中的“丛中笑”,有个学生这样谈自己的理解:“形容梅花开得很艳丽,很茂盛,花朵儿就像一张张笑脸一样。”看得出,这个学生想象力较丰富,很多学生在啧啧称赞。我敏锐地感觉到学生对“丛中笑”的理解可能被带入了误区,但对于这独立思考的结果,我不想抹杀其中的创新思维,挫伤他的积极性。于是,我应急地说:“同学们,他的发言的确能引起我们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梅花的美。但是,山花烂漫的春天,梅花还开得很茂盛吗?”其他学生经我一提醒,争相说道:“已经凋谢了!”“那么这里的‘笑’是指外表的笑吗?”“哦,是指心里感到高兴。”“对啦,梅花是乐观、谦虚的,她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到,而不与百花争艳。”“俏也不争春!”至此,学生对“笑”的含义搞懂了。在上例中,教师事先也没考虑到那个学生的发言会“诱骗”到那么多学生,连我潜意识里都有点信服。我尊重他的个性化理解,却不能盲从他的错误。我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提出了点拨性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由上例也可知道,在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幸亏教师必须是问题意识较强的人,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发现、理解、研究、创造,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若课堂上的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继续探究下去。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开放的、鲜活的,是充满挑战性的,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着新的问题,需要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责编黄桂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