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红色的血脉

2021-03-17 来源:吉趣旅游网


红色的血脉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最近我们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今年9月1日晚8点,《开学第一课》开讲,这次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 80年前,我们的红军长征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奇迹和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继承和弘扬的。节目邀请了许多年迈的老红军,还有一些元帅、将军的子女们来给大家分享、讲述了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

嘉宾贺陵生讲述了他的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贺炳炎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军礼”的将军。因为他当年在长征中,右臂被敌人的子弹击碎。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让士兵把自己的身体绑在木板上,嘴里塞满了毛巾,并让医生用普通老百姓家的木锯子把自己的胳膊给锯掉了,手术过程持续了两小时十五分钟呢!手术后,贺龙元帅还举着他碎掉的骨头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

贺元帅的话就是对将军的最高褒扬。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增强信念,为了心中的理想目标,勇往直前,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

今年9月15日,我们刚过完中秋,而长征中我们的红军战士呢?

“红军长征路上在哪里过中秋?”“他们会望月思乡吗?”中秋佳节,中国青年报联合北京时间推出的史上最大规模全球华人赏月网络直播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馆内80后、90后的青年讲解员们讲

述了鲜为人知的红军故事。

1935年9月12日中秋节,时任红一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的萧锋在日记中写道:晨出发,经巴拉奠、岸哇、纳高到阿夏乡宿营,行程八十里。这一带青稞麦长得较好,筹粮比较方便些。三军团还在我们后面,要发扬友爱互助精神,筹的粮食,除一部分自己吃外,其余留给三军团用。

红九军团供给部部长赵的日记中这样记录1935年的中秋节:今天是中秋节,晚上月色皎洁,但部队驻扎在藏族地区吃饭都困难,更无赏月之谈,似乎大家都已忘了这个传统节日。听到这样的事迹,我能感觉到红色的血脉在身体中流淌,“这是内化在心里的故事,深深打动激励着我,完全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

试想,在那样的环境里,饥肠辘辘看着月亮是什么心情?而我们现在幸福多了。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要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任意消费,不要身在幸福还有时怨声载道。

“不功利”“为了信仰”“不忘初心”,我们感觉的长征精神,就是在任何环境里都脚踏实地,而不是总想着一劳永逸。

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为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我们祖辈用生命换来的,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和所有追求和平的人们一起,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捍卫这块美丽的土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